临汝书院开院一周年:前行科创用新时代语言写好千年学府故事

来源:东方网    2022-09-09 15:40
来源: 东方网
2022-09-09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临川区政府携手前行科创打造的江西省最大宋式书院——临汝书院迎来开院一周年。自开院以来,临汝书院相继举办文化活动200余场,累计吸引超50余万人参与;组织20万人次开展主题研学,研习文化经典;打造“临川才子智库”,搭建人才回乡交流的桥梁与通道;研发文创产品数十项,以创意焕发临川文化新活力……时至今日,中央、省市媒体频频聚焦书院发展,累计曝光量超千万,临汝书院已经成为临川文化交流与传承、展开学术探讨的重要载体,一张抚州璀璨靓丽的文化名片将由此递向世界。

以书院灯塔,指引归雁成行

漫步在临汝书院,临川名人馆、临川文脉馆、书院文化馆、状元阁、崇贤祠等场景,承载了临川文化的千年演变,也成为当下展示临川才子文化的重要窗口。为重燃书院文化引人育人的薪火,临川以前行科创的平台资源与场景打造实力为引擎,以临汝书院为载体,坚持人才“外引”、“内育”双向并重,持续打响临川人才工作品牌,推进人才兴邦。

着眼于“引”,临汝书院通过组建“临川才子智库”,从数千名各领域临川籍在外人才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中,邀请莫砺锋、朱汉民、王立新、何立伟等30位杰出人才代表作为首批入库嘉宾,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智力集聚临川。着力于“育”,通过打造“智造工厂”,临汝书院相继成立临川数字文化产业园、临川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众多育才用才平台,为各领域人才提供了思想交流、信息共享的精神家园。

在“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共识的当下,临川以文化为引,乡情为媒,点亮临汝书院这座文化灯塔,让更多的临川籍在外人才由飞雁成归雁,为推动临川才子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予文以产业,在赓续中前行

尊师重教的深厚底蕴、创新求变的担当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在前行科创集团董事长吴阔看来“临川文化的精神特质在时空流转中依然保持着绚烂的生命力”,因此早在临汝书院筹建重启初期,前行科创便已明确将用“文化+产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从“文、产、教、艺、商”五个方面进行布局,赓续书院千年文脉。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临汝书院现今已逐步走出传统书院前行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开院至今,在文化板块,临汝书院相继开展回音计划、十一国学荟、青年文化艺术节、国潮文创大赛等200场文化活动,吸引超50万人次线下参与,线上流量曝光过千万,进一步打响临汝书院品牌IP。在产业板块,通过以临川数字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书院持续招引了像荣臻影视、四梦安巩、百川教育、征道骑射等具备一定规模及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入驻,助力临川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在教育板块,书院已形成国学经典、少儿国学、国学商道、国学家道四大国学主题,君子六艺、非遗、DIY研究性学习等N大课程体系,累计组织20万人次开展主题研学;在艺术板块,书院产业运营团队编制有汇集临川才子专题报道,以及戏剧、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等领域大家/学者/才子当代思想的《火花思想集》。据了解,该刊物后续将围绕文化惠民的方向,逐步投放于城市公共场景。

短短一年时间,临汝书院先后获得孔子学堂、临川区青年人才实训基地、抚州市临川区创业孵化基地、抚州市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基地、抚州市临川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20余项荣誉与认定,并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相继接待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调研200余次,已成为抚州乃至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跨上新阶段,前行科创集团产业运营相关负责人表示,前行科创将以临川才子文化为出发,进一步探索临汝书院创新发展道路,通过充分盘活前行科创产业发展资源,对临川文化产业资源进一步拓宽整合的深度与广度,加速临川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