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南公司:提“智”增效促生产 金秋八月创佳绩

来源:东方网    2022-09-13 16:26
来源: 东方网
2022-09-13 16: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办公室就可以查看采面割煤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盘南公司”)副总经理谭代忠介绍,2022年以来,盘南公司生产屡创新绩。尤其是8月份,生产精煤7.28万吨,刷新了该公司月精煤生产历史纪录。这其中,“智能化”法宝功不可没……

紧跟智能化步伐,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随着盘南公司矿井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化设备在降本增效、减人增效、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图为智能综采割煤机

谭代忠说:“以前拉架、调架等工作基本靠人工,现在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乳化液自动配比更加精准,降低了设备损耗。作业人数减少了,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职工安全更加有保障,出勤率高达85%以上,收入也明显增加。”

图为120519智能综采工作面采面环境

河西采区主持工作的副区长夏亚鹏介绍,过去,河西采区111702智能综采工作面从采面溜子—转载机—运输巷2部皮带—泵站—乳化泵至少要5个人才能运转,现在只需1个人就行,井下运输系统也实现了调度室集控一键启动。

提升标准化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专项培训班和“100米标准化”评比为抓手,盘南公司不断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扎实开展劳动竞赛,以安全、质量、任务为主要考核内容,在采煤、掘进、机电及打钻队组开展“四个评比”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对获得第一名的队组颁发流动红旗,对最后一名队组颁发流动黄旗,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持续抓“三早”工作落实,做到早安排、早入井、早开工;持续抓现场隐患排查,紧盯现场,从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工序、工程质量等每个环节细节抓起,确保采煤工作面正常推进。

注重人才培养,打造过硬队伍

面对一线人才资源不足的现状,盘南公司采取强强联合、选优补强、专班培训、现场实操等方式,以工作能力强的区长带队长,每天现场盯班教学智能设备,处理事故隐患问题;选拔一批学历高、能力强的生产骨干成立专班,跟随厂家学习智能化设备,并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方式开展专班培训;每个智能化采面安装时,都选派一批优秀班队长跟班学习。通过这些方式补短板、强弱项,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

图为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培训

升级洗选设备,提升效率效益

盘南公司积极推进洗选设备智能化。2021年11月,完成TDS智能干选系统安装调试。通过对矸石带煤、煤带矸石等情况进行分析,30—150mm区间原煤排矸率达到93.88%,矸石带煤0.51%,分选指标达到要求。相对过去人工选矸率的2%—3%,效率明显提升,排矸效果显著。

选煤厂副厂长何厚良说:“我们现在是向设备要产量、要效益,观念转变了。” 34人维护管理400余台设备,放在以前觉得不可能完成,但随着智能化和系统优化,想象已成事实。

  图为盘南公司顺利完成智能干选系统安装

在设备维护上,盘南公司以巡检为主、检修为辅、抢修为补。每天开完班前会后,所有人员进入岗位巡检设备,对存在的问题做记录列清单,分班组汇总进行分类检修,再由检修班长、技术骨干进行二次巡检,确保每天有效开机平稳运行20小时,创选煤厂建厂以来最高水平。

积极探索使用新工艺新设备,将老旧运输管道改直扩容,完善运输系统,减少堵塞现象;将4台粗精煤泥脱水弧形筛改为2台高频叠筛,改变了过去每月更换3—4次单价1万元左右的弧形筛筛板的状况,水分从以前18%—19%下降到11%—13%左右,泥煤水分得到有效控制,效能得到提高。

自主研发2台平车器,解决装车、平车难的“卡脖子”问题,装车量由过去的一天只能装48车提高到80车。同时加装了喷雾和除尘装置,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选煤厂职工表示,工作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也变好了,工作干劲更足了。(侯涛 马严 唐川承 田莲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