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家园

来源: 东方网
2022-09-19 13: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位于备受国际保护界关注的黄海生态区的系列遗产提名地,是全球温带地区最为多样、宏伟的沿海景观和生态系统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一期两处遗产地位于江苏盐城,第二期包括了黄渤海滨海区域的11处提名地,涵盖了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EAAF)黄海生态区5处关键区域。第二期是对第一期突出普遍价值和完整性的极大补充。

全球九个候鸟迁飞区中,EAAF跨越22个国家,是目前受胁物种数量最多的一个迁飞区。

图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EAAF上不可替代的关键节点,第一期两处遗产地和第二期11处提名地均为候鸟提供了不同功能的中停地、越冬地、繁殖地。

图为辽宁长海长山群岛。

图为河北沧州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天鹅。

候鸟在此停歇后继续启航,春季向北抵达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秋季向南抵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越冬。

图为辽宁辽河口自然保护区。

对于EAAF上的数百万只鸻鹬类水鸟而言,黄渤海潮间带区域是一处不可替代的必经通道。

图为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斑尾塍鹬。

第一期遗产地记录到415种鸟类,第二期提名地记录到570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明显提升。第一期维持了IUCN红色名录17种受胁鸟类,第二期增加到46种,重要性更加明显。

图为辽宁长海长山群岛广鹿岛矾砣子上的黄嘴白鹭。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申遗涉及河北、辽宁、上海、山东等省市的11处候鸟栖息地。

图为哺育幼崽的须浮鸥。

包括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河北滦南南堡嘴东候鸟栖息地、河北秦皇岛七里海瀉湖候鸟栖息地、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大潮坪候鸟栖息地、河北秦皇岛老龙头石河南岛候鸟栖息地;辽宁盘锦辽河口候鸟栖息地、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辽宁长海长山群岛候鸟栖息地、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

国家生态栏目是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推出的首档以“讲好生态故事 传播生态典范”为宗旨的大型生态纪录片节目。国家生态栏目组历时一年半时间融入自然,登岛跨海,卧冰爬雪,用脚步丈量山川大地,用镜头捕捉每一处精彩瞬间,跟踪拍摄鸻鹬类、鹤鹳类、鹭类、雁鸭类、鸥类、猛禽等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中的迁徙物种,全面展示黄渤海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壮观景象。

节目播出时间:(首播)周六20:30--20:45;(重播)周日13:00--13:15 16:00--16:15。

  图为辽宁盘锦红海滩湿地。

辽宁盘锦篇——《生命的旅程》于2022年9月17日在发现之旅频道播出,同时在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中国最北海岸线,辽宁盘锦辽河口候鸟栖息地。24.96万公顷的湿地,占城市总面积的61%。地处辽宁中南部,渤海东北部,是辽河入海口处。西岸的南小河湿地拥有全球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东岸则是闻名遐迩的红海滩湿地。万顷湿地滋养了大量生物惬意生长。这里也因此成为近300种,上百万只鸟类南北迁徙途中最重要的停歇所、补给站、繁殖地。

随着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内容的播出,国家生态栏目还将推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公园、绿色矿山等以生态为主题的纪录片,为观众呈现别样的视觉盛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