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 新津斑竹林将在竹吟中庆丰收

来源:东方网    2022-09-21 14:08
来源: 东方网
2022-09-21 14: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九月,喜迎丰收,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活动将于9月23日在天府农博园进行,据悉,此次丰收节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届。

位于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新津斑竹林景区,积极响应“庆丰收 迎盛会”号召,将于9月23日-10月7日期间,举办以“且听竹吟·且乐造趣”为主题的斑竹林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将从农耕文化、川西林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多维度、多形式展开,以“动静结合”的模式打造“且听竹吟”与“且乐造趣”的双重体验之旅。

动中寻根 在农耕历史中且听竹吟

新津斑竹林因种竹历史悠久而闻名,在农耕经济为主要生产力时期,兴义镇纪碾村李举人在如今的羊马河花红堰旁栽种了斑竹等农耕经济作物136亩,精心培植,斑竹茂盛,远近闻名。

斑竹因壁薄质硬、竹节较长,作为自流井取盐水的专用工具,被销往自贡,为盐商必备。

斑竹林曾作为李姓族人生产生活的聚居地,世代更替,不断发展,在人、田、宅、林、水相互共生条件下,形成了独具川西特色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川西林盘,亦是目前四川保存较为完整的川西林盘之一。

竹林为景,文化是根,值此丰收之季,本次“且听竹吟”斑竹林文化启示录探秘之旅,意在让更多人了解新津斑竹林的起源及特色文化精髓,在欣赏美景、聆听自然的同时感受竹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据悉,参与“且听竹吟”沉浸式体验打卡的游客,可以租一套古装化身文生、秀女,通过“斑竹飞花令”、“丰收‘竹‘意浓”、“竹下木射局”等冲关环节来赢得奖品。所有活动环节的设置均与竹林文化、农耕文化息息相关,既生动有趣又意义非凡。

静中行乐 在现市乡村中且乐造趣

新津斑竹林的起源是农耕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粒种子。随着岁月变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绿水青山”生态美育策略下,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得到落实,新津斑竹林已从农林耕地发展成如今野趣盎然的生态自然景区。伴随着周边经济发展,产业、人流的导入,与当地农耕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农林发展路径。世代农耕的村民,开始经营起特色店铺,终日面朝黄土的庄稼人,化身为服务员、手艺人等,促进了当地服务业、轻工业的发展。

“我们村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在可以开农家乐了,比以前挣得多,还轻松。不过,能让那些城里住久了的人觉得来这耍安逸,也挺高兴的。”在斑竹林土生土长的李女士对记者说。

本次“且乐造趣“斑竹林嘉年华丰收营地之旅,为周边村民、企业提供集市迎客的机会,还将为来客和村民提供共聚乡野、共庆丰收的机会。市集街景、休闲露营等多重互动场景,音乐演绎、户外运动等多样潮酷体验一齐绽放,相信在新津斑竹林必将上演一场欢庆丰收的盛会。

据了解,此次“且听竹吟·且乐造趣”斑竹林嘉年华活动为期两周。在茂林修竹之间穿越历史重温经典文化,在乡村美卷中见证田园喜获丰收的时刻,不失为一种全家出行、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