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高粱映红农户小康路

来源:东方网    2022-09-23 16:48
来源: 东方网
2022-09-23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进入9月,高粱陆续成熟。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酒用高粱基地,饱满的红缨子糯高粱染红了山野。

(漫山遍野高粱红,金秋九月大丰收)

具有优品优质优价“三优”特性的红缨子高粱,可以确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高粱种植大户田先生指着沉甸甸的高粱穗,高兴地说:“今年高粱产量好,茅台收购价也高。”

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和农民收成,一头关系到茅台酒高质量发展,作为白酒行业的领航者,贵州茅台始终把“增产又增收”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

优质高粱收割之后,被送往茅台制酒车间,在重阳日“下沙”,也意味着一年一度新的茅台酒生产周期开始了。

高粱熟了喜丰收 农民增产又增收

赤水河流域所产的红缨子高粱是酿造茅台酒的主要原料。近年来,效益不断提升的高粱产业为当地人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今年5月,茅台将高粱收购农保价格确定为11.2元/公斤,比去年上涨了2.0元/公斤。随着茅台酒用高粱收购工作的启动,高粱种植农户有望迎来收入大涨,整体收入增长预计超过3.1亿元。

种植红缨子糯高粱,田先生心里有一本经济账。“每亩地可以产出符合茅台标准的高品质高粱大约在200公斤。全国高粱平均价格3.3元/公斤左右,茅台高粱收购价是全国均价的3倍多,我种10亩高粱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

(高粱种植农户在田间查看高粱长势)

“除了提高高粱收购农保价外,茅台每年都会为高粱种植基地的农户提供技术、物资支持。”茅台酒用原料基地管理员马亮中表示,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也确实有效的帮助农户提升高粱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茅台除了按保护价收购农户的高粱外,每亩地还配送100公斤有机肥,1斤“红缨子”高粱种子。2021年,有机肥每亩增加到150公斤。

“茅台在推动红缨子高粱种植,提升高粱产量与品质,助力农户增产方面可圈可点。”业内人士表示,其中,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茅台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3月,茅台全面布局酿酒原料种子业务,成立了红缨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完善高粱育种技术体系、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在8月份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酒用高粱新品种“红珍珠”项目田间测产验收中,红缨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亩产创下了487.38 公斤的记录,较之前目标产量300公斤增产62.46%。

(良种育良品,不仅有量,更有质)

业界表示,红缨子公司以优质的良种、优秀的品牌,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拉动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持续为酱香型白酒产业赋能。

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升级,茅台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根据贵州茅台2022年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茅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增长17.38%,净利润达297.94亿元,同比增长20.85%。

饮水思源,茅台让农民得到切实的实惠,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茅台重视高粱收储工作,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

2019年,茅台从助推全面小康的大局出发,将茅台酒用高粱价格提高到9.2元/公斤。2022年,为提高茅台酒用高粱种植收益,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茅台酒用高粱价格提高到11.2元/公斤。

“相较于2002年的2.0元/公斤,茅台酒用高粱价格20年时间增长了5.6倍,是茅台高粱收储交付的最实在成绩单。”北京艾利艾智库白酒行业品牌战略研究员表示,对于茅台而言,帮扶高粱种植户本身亦是于己有利的事情。贵州本土特产的高粱是正宗茅台酱香酒生产的关键原料之一,助力乡村振兴,带动高粱种植农户增收,保障每年高粱收储的高质、高量完成,客观上也是从源头上保障茅台酒质量高水准的关键所在。

  (高粱红了,农户笑了)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茅台通过强化对茅台酒用高粱、小麦的采购,以及临时性务工雇佣等方式,已累计带动近15万余农户脱贫解困,受益贫困人口达45万人,让贵州、安徽、湖北和河南等省累计近百万农户,近300万人从茅台产业发展中持续获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