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阿拉尔长绒棉,智慧农业的新领地

来源:东方网    2022-09-27 11:00
来源: 东方网
2022-09-27 11: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的80%以上。作为重要的棉花产区,得益于独特的光热条件,新疆棉花在国内具备高产量占比,同时也拥有显著的高品质优势。

新疆棉花品质优良,内外兼备。外观上色泽纯白、丝光性好;内在品质上,新疆棉纤维长、强力高,尤其是新疆才有的长绒棉,其纤维柔长,一般为33-39毫米,最长可达64毫米,各项质量指标都超过国家标准。目前新疆长绒棉的生产稳中有增,品质也在逐年提升。而长绒棉的硬核实力,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背后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

“干播湿出”技术引领种植业新发展

阿拉尔位于新疆南部地区,气候干旱,土地盐碱度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得到了改良,以“增产、增收、节本”为目标的棉花4.4m超宽膜干播湿出集成技术栽培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这种节水增收新技术,土壤不需要进行春灌就可直接播种,再依靠膜下滴灌方式给水,不仅节省春灌用水,还将以往先点种、后覆膜覆土的播种方式改为先覆膜覆土、后点种,将棉花的出苗率从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干播湿出技术帮助每亩地节约400-500立方水,而棉花产量可以相较常规模式高出15%-20%。”新疆穗峰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小平表示,该技术的实施节省了农业用水,为棉农节约了生产成本,而出苗率的增加,更为棉花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

智慧农业助力 长绒棉提质增效

随着“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兴起,近年来,以无人作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纷纷从实验室走向田野,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不仅助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解放了劳动力,让农民植棉效益不断飞升。

作为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阿拉尔市积极引进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多功能一体播种机等棉花种植先进农业装备,为棉农平地整地、精量播种、无人机打药、高效节水滴灌、采收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有效促进了棉花提质增效。

过去,棉花主要靠人工采摘,不仅效率低、采摘周期长,也增加棉农的成本支出。如今,在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下,依托科技的支撑力,不仅能减少人力成本,也能更高效地进行精细化作业。

另外,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讲,精准化播种、膜下滴灌播种技术,能够起到提高单产、减少病害、保墒固土、调节生态的作用,保护土壤的内部结构,有效保障棉花的出苗率,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同时也为棉田块状治理提供保障。

这片土地上的棉花,见证着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智慧农业正在成为阿拉尔市棉花产业的新标签。(刘雄飞、胡梦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