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中国社科院钟宏武教授率领责任云研究院,在京发布《2022园区ESG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重点研究分析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ESG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以期为深入研究园区ESG发展现状提供基准性参考。
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包含环境责任、社会责任、治理责任三个维度。ESG作为一种防范社会环境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正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与投资方式的不断变革,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一项议题。高新区和经开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园区企业履责过程中承担着“引航者”和“助推器”的重要角色,园区如何规范自身ESG体系建设,引导入驻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维度中充分发掘和考量责任行为,在经营发展中展现责任担当,利用ESG理念引领入驻企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全面深入的研讨。
为深入了解园区ESG发展现状,本研究将402家园区作为评价样本,包含科技部公开名录内的172家国家高新区和商务部公开名录内的230家国家经开区;评价体系深度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包含园区ESG体系建设、ESG实践、负面表现等维度共35个指标;评价信息主要来自企业自愿披露的相关信息和主流媒体的公开报道;计算公式为:园区ESG发展指数=∑j=1,2,3,4Aj*Wj+调整项(Aj为园区ESG发展某指标的得分,Wj为该指标的权重),最终分析形成“园区ESG发展指数”。研究发现:
402家园区指数平均分32.5,ESG发展尚在起步阶段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园区样本的ESG发展指数平均分仅为32.5,其中将近80%(317家)的园区指数集中在20-40分区间,另有将近10%(36家)的园区指数低于20分,大部分园区的ESG指数有较大提升空间。
华东、华北、华中区域园区的ESG指数最高,西北园区的指数最低
研究发现,各地域的园区ESG发展情况并不均衡。位居前列的是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其园区ESG发展指数得分为34.5、34.1、33.0分。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园区ESG发展指数均在平均分(32.5分)以下,其中西北地区的指数仅为26.6分,位列最后一名。
仅25家园区的ESG指数在60分以上,93%的园区ESG发展指数不及格
研究发现,仅苏州工业园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紫竹高新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区等25家园区的发展指数位于60分及以上(及格率仅6%),处于领跑阶段。而ESG发展指数不及格的园区共有377家,占比高达93%。
上海紫竹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杭州高新区等13个高新区的ESG指数在60分以上,处于领跑阶段
苏州工业园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2个经开区的ESG指数在60分以上,处于领跑阶段
园区ESG体系建设指数仅5.9分,在ESG组织、制度、文化、沟通方面亟待加强
研究发现,园区ESG体系建设指数仅5.9分,在ESG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维度上的指数得分普遍较低,ESG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通过研究,我们看到园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驱动、社会公益等领域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但在ESG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