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市上城区积极践行“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从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以文旅融合助推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下好“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善用小变化、小改造、小更新,激发旅游新活力,推动文化旅游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探索出一条实现文旅融合和共同富裕的“精细”之路。
聚焦促进精神富有,打造环境“精美”工程。
上城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将闲置资源得以盘活利用,现有闲置公房、校舍、民房得到持续性的维护经营,同时周边环境得到同步的改造提升,各类水电管网等配套设施逐步规范化,市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同时从精神维度出发,大胆探索,通过改造老旧房屋,努力找到文旅赋能精神富有的新路子。
改造前的区绿化办仓库
改造后的南星·有意思书房
南星·有意思书房坐落于复兴南街130号,这里原本是绿化办的仓库,破旧的空房无人问津,而如今则变身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集图书、文创、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式社区文化空间。
书房主体建筑为一栋2层复古小洋楼,一层为阅读区、文创产品展示区、轻食区,并设有自助借还书一体机,与区图书馆联通;二层是沙龙区,适时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同时开辟清廉书角,倡导以书育廉、以廉养心的新风尚。
书房配备了5000余册包含宋韵文化、红色经典、文学、艺术、旅游、社科以及名家名作、亲子阅读等在内的各类读物。同时,配有与图书馆联通的借阅设备,方便市民来这里看书、借书。除此之外,书房还针对周边学校、社区聚集的特点,通过策划系列社区艺术节、诗会、茶会、文化沙龙和创意市集等,发掘符合社群文化特质的精神衍生品;围绕“共富”“宋韵”“亲子”等主题,打造“精美”的文化空间,提升居民的文化体验感和生活幸福感。
目前,上城区共有杭州书房17家,街道分馆14家、社区图书室180家,主题图书馆6家,与医院、部队、学校、企业联办的阅读共建点有32个,与社区共建邻里图书馆4家。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图书馆体系,持续完善街道、社区阅读点,构建15分钟阅读圈,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家文化·文旅客厅”,以“精美”工程促进精神共富。
聚焦文脉传承发展,打造体验“精致”工程。
今年8月开始,坐落上城区吴山商圈的充满“黑科技”的宋韵文化主题艺术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打卡。杭州无界幻影艺术馆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四宜路与四条巷交叉口东,这里原本是废旧用房,由26位国内外各界学科专家,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焕新变身成一座沉浸式光影艺术馆。
改造前的杭州无界幻影艺术馆 改造后的杭州无界幻影艺术馆
该馆以宋韵光影为主题,设有体感未来杭州、千手观音、5D影院、儿童游玩区,机器人格斗等20多个专区,是全国首例运用最新黑科技成果的展馆。展览体验包括体感识别、红外线、激光互动、元宇宙、VR虚拟实境、AR实景游戏、LED镜像空间等内容,观展者将在亲身探索、融合中,实现穿越古今,沉浸无界艺术。“没想到这么炫!看到很多年轻人来玩,我也多了一个遛娃场所,小孩子可以边玩边学习,一举多得!”带着小朋友来逛艺术馆的张女士说道。
在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作为打造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的重要部分。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上城区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探索、普及、讲好宋韵文化故事,积极拉近与百姓的距离。
给文化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杭州无界幻影艺术馆实现了无界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也赋予了“宋韵”新的表现形式。可感可触、边玩边学,借助载体活化,文化触手可及,老百姓可以沉浸式体验“更精致”的文化产品。
聚焦数字文旅赋能,实现运营“精细”工程。
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上城区以数字赋能文旅,大幅度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推进老旧小区焕新面貌,不断提升市民游客体验城市原生态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改造前的景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改造后的i杭州景芳文旅服务中心
位于凯旋街道的景芳社区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想有一个宽敞明亮、功能丰富的文旅活动聚集地。上城区聚焦痛点、堵点,利用原来的凯旋街道景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历时半年装修,将其升级为“i杭州景芳文旅服务中心”,以全新姿态向社会各界开放。
从文旅咨询活动、旅游线路推荐等沉浸式文旅服务,到家门口的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这里一应俱全,居民游客还可以通过线上“i”文旅小铺,买到杭州各区县(市)特色农产品、非遗文创品和旅游服务,大大解决了市民的文化旅游、养老亲子服务需求。
宋点、宋酒、宋香,还有清河坊研学游、钱塘江宋韵游……这些宋韵非遗、旅游产品纷纷入驻“i小铺”,并在中心的线下“i小柜”进行常态展示。“挺方便的,有些东西看到感兴趣只要扫一扫,很快就能购到家了!”常来中心逛逛的社区居民赵姐笑呵呵说。
除此之外,上城还携手桐庐,首发“桐上共富”深澳游线,带着凯旋街道景芳社区的40名抗疫志愿者、社区居民代表们体验“一键拼团”游,游览深澳古村落的水系、古建和文创街,体验高空舞狮、手作米粿和非遗项目桐庐剪纸,实现人流互引、活动共创、资源共推等,形成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的“朋友圈”。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以旅游为纽带,以“i”杭州文旅服务中心为阵地,以数字化场景建设为依托,上城区深度融合“文化+旅游”“线上+线下”,打造融文化、旅游、公益、数字于一体的空间体系,使社区运营“更精细”,为居民游客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的新社区家园,以文旅赋能城乡共富的“上城样板”。( 文:龚靖文 曹梦龄;供图:上城区文广旅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