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国庆期间,迎来了三个老年人的专属节日。10月1日是国际老人日,10月4日将迎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同时这一天也是中国第十个“老年节”。自从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以来,重阳节不仅被设立为中国的老年节,政府更持续出台政策完善养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生活保障,将“坚持积极老龄观,推动健康老龄化” 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从设立国际老年人日到设立中国老年节,关于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话题早已经是全球性的议题。尤其伴随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老年人群体扩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将超过3亿。《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8.2岁。面对这一现状,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建业在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中表示,虽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但是我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有待提升,所以长寿不应该只是自然年龄的长寿,更要保证生命生活的质量。
尤其近年来,专家与媒体屡屡提及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中国医药导报发布的报道显示,由于离退休人员在生活内容、节奏、地位、交往过程中产生变化,无法快速适应新社会角色、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离退休综合症表现。
报道中提到,据估计有25%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退休综合症。因此,加强对老龄人口的精神关爱和理解是国家《“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为坚持积极老龄观,推动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各种老龄政策反复强调要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丰富老年人文化休闲生活。
在政策驱动下,全国各地也积极开拓老年教育,相继以老年大学、社区大学、在线课堂的方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科技赋能,培养中老年人兴趣爱好
及象书画院,作为中老年兴趣学习平台,及象将传统文化艺术课程与数字技术相融合,开设了在线国画课、书法课、电子琴、葫芦丝等内容,培养中老年人兴趣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中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拓展社交、培养技能、找到乐趣,获得价值感与收获感,保持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
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不仅提升中老年教育的用户体量,同时也驱动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优化场景体验。在这一点,及象书画院充分考虑到中老年群体的特点,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更加适老化,让用户在学习过程中不孤单、不枯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真正享受“学有所乐”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及象书画院充分应用线上技术,以在线授课+社群的双师模式,让用户能够充分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提升学习的参与度与兴趣度,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目前,不少学员已经通过及象书画院开设的国画课、书法课培养了更丰富的兴趣爱好,更深入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并且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对于步入退休生活的中老年人而言,他们仍然有强烈的愿望去完成人生目标、为社会贡献力量,未来,及象书画院将开设更多专业艺术课程,通过培养兴趣和技能,助力中老年人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目标,享受更健康、幸福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