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聚人气 山东乐陵:“特色工作室”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热在基层

来源:东方网    2022-11-08 11:18
来源: 东方网
2022-11-08 11: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7日,山东省乐陵市胡家街道农民画特色工作室里,一场“我的美好生活”主题群众艺术作品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文明理念在愉悦的观赏中入脑入心。

“我们特别喜欢画画,街道为我们建立了特色工作室,能用手中的画笔把我们枣乡文化、百姓故事,还有时代发展的印记都画出来,让大家看到我们农村的新变化,感觉非常有意义。”农民画画师胡明军高兴地说。

(乐陵胡家街道大孟社区农民画工作室)

今年以来,乐陵市充分发挥本土枣文化以及非遗(民俗)文化资源丰厚的特色,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工作室,让特色文化与文明实践“融合碰撞”,艺术作品“开口宣讲”、非遗(民俗)演出变成文明传播的“最热舞台”、文明实践阵地成为打造群众乐学乐看精神家园的“流量站”……理论宣讲“有趣、带劲”、娱乐活动“雅致、对味儿”,群众参与

“有劲头、有热情”,营造出文明共传、共建的“热氛围”,党的创新理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落地生根。

  (丁坞镇华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工作室)

非遗“落户” 活动阵地“有磁力”

“出门步行5分钟就能一睹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的风采”是家住乐陵市杨安镇百味佳新村的刘公才带着小孙子连续三周天天往文明实践站跑的原因。

小站有韵味、特色引人来。非遗(民俗)“落户”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立特色工作室,让文明实践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魔力”。今年以来,乐陵市立足“两创”,把具有鲜明本域文化特色的枣乡农民画、枣木根雕烙画、剪纸等非遗(民俗”资源融合打造了3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工作室,传统文化借由“开放日”“体验课”、展览等机制结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阵地吸引力的“双果实”。

“走,到文明实践站院里看上墙的连环画去!”11月5日,乐陵市丁坞镇华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院内的墙上,被特色工作室的农民画家穿上了“红色连环画”新衣。色彩浓烈、故事性强的“画”学革命精神亮眼,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拍照留念,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了“热门打卡地”。

乐陵市进一步释放非遗(民俗)的文化特性,依托特色工作室,按照“一站一品”的原则对阵地进行特色化改造,

从西段乡的“家风墙”、朱集镇的“农民画风情街”到黄夹镇的“美德广场”……像这样既富有文化气息,又抓人眼球的特色阵地,在乐陵市155处文明实践阵地实现了全覆盖。

艺术“传道” 宣讲方式“对胃口”

“老少爷们儿们,咱们常说咱中国人得有文化自信,自信在哪里来啊,你看咱这河北梆子、京剧,这都是咱们国粹!”11月6日,乐陵市文明实践“送戏下乡”大篷车来到郑店镇盘古新村,中场休息时间的“宣讲串场”赢得观众的阵阵叫好。

依托特色工作室成立由非遗传承人、文化带头人、草根文艺网红等组成的103人“特色志愿服务队”,通过实施文明实践“送戏下乡”、百年秧歌“跑玩意儿”、庄户剧场门口戏等志愿服务项目,玉雕艺术、烙画、梢头棍等非遗文化作为“特别节目”为惠民表演增添新意炒热氛围,在中场环节增加“乐有新声”理论宣讲串场环节,以“高流量”带动“高传播率”,推动党的理论政策成为更多百姓家中的“堂前燕”。

另外,乐陵市通过开展非遗(民俗)文化全品类“奋斗新时代·共赴新征程”系列主题创作,让秧歌舞台剧、哑剧相声、戏曲音乐以及枣木根雕、枣乡农民画、剪纸艺术“开口宣讲”,通过理论精神的艺术表达来实现群众理论学习大众化。目前已创作10品类2000余部融合党的创新理论的文化作品出炉,理论宣讲通过艺术表达强化“鲜活度”,“对胃口”的理论宣传让党的理论政策实现了从“有人学”到“人人爱学”的转变。

实践“搭台” 群众参与“有劲头”

“我们中国实力强,华夏民族放光芒!不愁吃也不愁穿,幸福生活大家享!”11月3日,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新村“和乐小亭”里,刚在文明实践站“学演课堂”里学了快书的梁永治当天就到亭子里“技痒献艺”,惹得街坊邻居开怀大笑。

非遗(民俗)传承人以志愿服务者的身份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提升群众文艺爱好者围绕“主旋律”进行创作的能力,培育出254支百姓身边“赶不走”“受欢迎”的草根文艺特色志愿服务队。依托社区纳凉小亭、娱乐广场、美景长廊等“身边阵地”,以社区里的文艺爱好者常驻献艺、非遗(民俗)传承人客串热场的形式,开展“百姓故事会”“乐学优剧场”“群众文艺作品小亭展”等活动,特色工作室变身流动的文艺“学演课堂,颇受群众欢迎。自今年5月份以来,已开展178场,“学艺”群众近2000余人。

“通过文明实践特色工作室,培育接地气的文艺志愿者,为群众学、群众演、群众传搭建平台‘打开场子’,以身边故事、文艺节目等灵活有趣的形式,把文明理念“讲活”,让党的创新理论传在日常、热在身边。”乐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盛慧说。(贾鹏 张梓琪 刘蔷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