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张益唐讲解“零点猜想”,超56万网友抖音直播间“上北大”

来源:东方网    2022-11-09 11:08
来源: 东方网
2022-11-09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只是在一定范围里部分解决黎曼假设应该是对的。”11月8日,著名数学家张益唐推出了一场主题为“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学术报告,将该证明的相关公式和创新之处向大家详细讲解。抖音官号@北京大学 全程进行直播,吸引了超56万网友在线观看。网友一边看直播,一边热情评论:“这辈子也是听过一流数学家讲课的人了”“我居然能上北大了”。

张益唐是北京大学78级校友,北京大学闵嗣鹤数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数论,曾在《数学年刊》发表《质数间的有界间隔》,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重大难题上取得重要突破。

直播伊始,张益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问题——即断言“朗道-西格尔零点”不存在的猜测。在数学界,该猜想被定义为广义黎曼假设的反例。此前张益唐的论文在网络上发表时,曾有不少人认为其推翻了黎曼假设。对此,张益唐强调,“我只是在一定范围里部分地解决黎曼假设应该是对的。如果说我推翻了黎曼假设,估计没什么人会相信。”

实际上,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早在2007年张益唐就曾在arXiv上发布过一篇论文,但部分论证有些Bug。他此次新发表的论文正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完善版。直播中,张益唐回顾了自己论证该猜想的基本思路。他提到不少数学家都曾在相关领域进行过研究并作出不同的贡献,但“始终差一根头发丝的距离”。而自己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些新的想法,最终完成了对该猜想的证明。

张益唐的精彩讲解点燃了大家的求知热情,网友们纷纷在直播间提问留言。有网友好奇他的研究思路是怎么从传统到创新的。“比较庆幸”,张益唐说。他指出正是因为自己在之前的工作中做到了极致,“我已经完全把它吃得很透了”,从而更容易在当下的研究中找到问题和发现解决办法。

“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是否会像素数定理一样推翻过去?”面对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张益唐表示,其实自己做研究的过程就像大海捞针,虽然很多时候可能找不到那根“针”,“但我把海底的地貌摸清楚了,后来发现不用这根针,我也能把它做出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还有网友留言指出,张益唐的研究成果虽然没到“1”,但对解决很多数论问题已经足够了。对此他表示,做研究很多时候是被某个瓶颈卡住了,一旦越过了这个瓶颈,很多应用都迎刃而解。他提到自己在“零点猜想”上的突破就是“摆脱了平方”,未来也会考虑将这个新方法用在更多的学术研究中。

除了从专业角度向张益唐请教各种数学问题外,网友们还纷纷在直播间留言,点赞抖音上的各种“硬核知识”讲座。“我竟然还能进北大的课堂看看”“昨天刷到清华,今天刷到北大,四舍五入我也是上过清北了”“初中的我竟然听得津津有味”“我何德何能,能和北大同学听同一堂课”……

@北京大学 是抖音上的大主播,拥有超700万粉丝;今年九月进驻抖音的@北大历史 则吸引了38万人围观。此外,林毅夫、阎步克、邓小南、戴锦华等北大名师也曾在抖音直播间向网友分享知识和见解。截至今年 8 月,北大在抖音上共举办了近500场线上讲座,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参与教授超过200位。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的普及,知识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网友们“我在抖音上北大”的梦想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