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智慧课堂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东方网    2022-11-09 16:09
来源: 东方网
2022-11-09 16: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秋风送爽,桂香盈城,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智慧课堂下的衔接模式,2022年11月1日下午,芜湖市“智慧课堂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在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西洋湖校区举行。芜湖市区各校历史教研组长、市区历史教研员、学科大组长和工作组成员、刘宏法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市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在智慧课堂信息技术4.0环境下,以课例观摩、评课研讨形式展开。

首先,芜湖二中徐敏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 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徐老师围绕魏晋南北朝“大一统秩序的崩溃与重建“展开教学,运用丰富的史料、地图,创设历史情境,穿插智慧课堂分组活动,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探讨制度变革与创新,了解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流畅,层层递进。在智慧课堂的分组活动中,学生完成政权更迭图并用平板电脑拍照上传到智慧平台,还在平板电脑上回答练习题并及时上传,徐老师基于学生作答结果给予展示、点评,并把表达的机会交给学生,鼓励被选择呈现答案的学生阐述理由。

芜湖二中徐敏老师

芜湖二中孙长青老师则展示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孙老师通过魏晋时期的三张图片情境导入,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目的地就是江南地区,过渡到江南地区的开发,逐一探究其原因、过程、影响。孙老师组织了学生在智慧课堂下的连线题、自主阅读、抢答、讨论、分享等活动,并且就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芜湖二中孙长青老师

在课例观摩结束后,芜湖二中校长毛红做了简短发言,对全体听课教师表示欢迎,介绍了芜湖二中(安澜中学)的光辉历史和发展历程,对于智慧课堂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谈了自己的看法,对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展望。

  芜湖二中校长毛红

在评课环节,两位主讲老师首先阐述了各自的设计思路。安师大附外王宜林老师、芜湖一中王菡老师、安师大附中何礼群老师、芜湖第十二中学汪守林老师、芜湖第二十七中学万鸣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大家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围绕相近的历史主题,分别面向初一和高一学生,探讨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智慧课堂下的有效衔接,这在本市尚属首次。两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史料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优势,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较扎实的教学功底。同时,也要反思教学细节的完善、过渡的衔接、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等问题。

最后,芜湖市历史教研员刘宏法老师进行了总结,他围绕智慧课堂应该怎样更智慧,公开课应该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如何进行初高中历史教材的有效整合,做了详细的阐述,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相信在“双减背景“和智慧课堂环境下,芜湖市中学历史教师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