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看镇江”走进润州区渔文化科普馆:“渔”你一起守护长江生态

来源:东方网    2022-11-15 10:24
来源: 东方网
2022-11-15 10: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幢白墙黛瓦的小楼,墙上爬满藤曼,深秋时节,叶子有红有黄有绿,别有一番韵味……这里是位于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新金江社区的新金江渔文化科普馆,进进出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走进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生动记录着长江中下游镇江普通渔村的变迁、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变化。

  良好的自然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渔文化科普馆,工作人员介绍,长江流域的生物资源原来是十分丰富的,还有很多珍稀物种如扬子鳄、中华鲟、白暨豚等,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各种环境污染等原因,长江的生物数量出现了急剧下降,有些物种甚至出现了灭绝。特别是我们熟知的“水中大熊猫”——江豚的数量变化,让队员们十分心痛。

据了解,近年来,润州区积极响应党中央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号召及长江流域全面禁渔的政策,多措并举开展退捕渔民安置工作,安置渔民311人,征收船只116条,收回捕捞证59本,金江人的“捕鱼”生涯正式画上句号,于2020年全面完成渔民退捕安置。金江村这个过去以渔业捕捞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行政村,在收网上岸的过程中,从原始朴素的“渔业乡”转变为生态融城的“幸福地”,渔民从“水上”讨生活到“岸上”奔小康。

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世代以捕鱼为生的金江人从中汲取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以及渔业技术,为弘扬传承渔文化,新金江社区建设新金江渔文化科普馆,科普馆于2021年正式开馆。

科普馆建筑面积230平米,分为前言展区、图片展区、标本展区和老物件展区四个部分,图片、标本、老物件等展品共计200余件,通过图片、实物、标本的展陈,教育渔民后代不忘本来,传承渔民吃苦耐劳、勤恳劳动的精神,宣传“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渔业资源能够持久发展。

近日,由镇江市委网信办策划指导、镇江市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市各有关部门和市区网信办共同主办的“网眼看镇江 争得新荣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再次拉开帷幕。来自中新社、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光明网、腾讯网、凤凰网、百度网、新浪网等20余家中央、省级网络媒体和主流商业网站平台以及市内重点媒体和10余位省、市重点自媒体代表走进润州区,用“网眼”见证润州新荣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