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布Q3财报:助力实体标签强化,腾讯专有云TCE被重点提及

来源:东方网    2022-11-17 09:46
来源: 东方网
2022-11-17 09: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6日,腾讯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ToB业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今年前三季度,腾讯累计研发投入达455亿元,同比增长20%。

腾讯专有云TCE(Tencent Cloud Enterprise)在本次财报中被重点提及。财报指出:“腾讯专有云企业版支持客户在其私有云上集成和部署我们的公有云产品,满足了倾向将数据部署在私有云的银行与政务行业等客户在安全与合规方面的需求。”

腾讯专有云TCE是腾讯云基于公有云实践沉淀自研的专有云解决方案,完全复刻了腾讯云在公有云的成熟产品能力,并兼容国产化软硬件,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栈私有云、行业云服务。

目前,TCE是金融行业落地案例最多、规模最大的专有云解决方案,也服务了政务、交通、工业制造、传媒等行业的众多客户。

自主研发,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

腾讯专有云TCE脱胎于公有云平台,依托腾讯自研业务上云和服务公有云海量客户的经验,秉持“同源同构”的思路,针对专有云场景进行了深度适配。

通过与公有云统一架构、统一代码,TCE实现了公有云能力的1:1输出,使用体验、产品类型与公有云一致,并且更注重私有化交付和运维运营场景。

经过数年、数十次版本迭代,腾讯专有云TCE的产品能力显著提升,包含了超过 2000 项功能特性,涉及数千万行代码,全面实现国产化,满足各行业安全合规需求,小型化、开放性、高可用、精细运营等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支持一键部署和白屏运维进而提升云的交付运维效率。

TCE兼容腾讯自研的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软硬件,成功将腾讯公有云软硬件能力整体输送到客户现场,助力客户实现IT基础设施云化转型。

通过“一云多芯”,兼容业界主流国产化软硬件,提供了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全链路自主可控,帮助客户实现国产化基础设施演进。

通过统一管理公有云与专有云,TCE为业务带来了混合云部署的能力,提供备份容灾、弹性应对突发的能力,并满足安全合规要求。

以民生保险私有云为例,70%节点基于通用X86架构的私有云,30%节点基于全国产芯片为基础的私有云,打造了国内首个寿险核心系统上云,建立符合金融监管要求的“两地三中心”高可用架构和混合云架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此外,以云原生为基础的架构设计,使得TCE的单项能力能如同积木一样灵活组合,专有云TCE的最小部署规模降至十余台。专有云推出的另一款解决方案云原生敏捷PaaS平台TCS(Tencent Cloud-native Suite),最小部署规模降至个位数。

作为部署门槛最低的专有云解决方案之一,腾讯专有云在服务行业头部客户的同时,也覆盖了中小规模的腰部客户,深入更多行业场景。

金融级合规,落地案例最多的专有云解决方案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未来,八成企业将持续加大专有云建设投入,专有云将成为国内云计算市场未来五年的最大增长点。

在金融行业,腾讯云已成为落地案例最多、规模最大的专有云解决方案。本月初,赛迪顾问报告显示,腾讯专有云TCE跻身中国金融(私有)云基础设施平台市场第一。

目前,头部商业银行中,90%的客户采用腾讯云的方案,其中七成应用在核心或关键业务领域;行业头部前十的券商,全部选择腾讯云服务,其中专有云平台合作行业领先;12大保险集团中,已有7家与腾讯云深度合作。

此外,TCE还助力了一系列行业云的落地。例如,助力中国银联打造的行业生态云,既支撑中国银联自有业务的云化升级,实现自有应用上“云”;又面向银联合作伙伴输出金融科技能力,协同其他机构数字化转型。

将能力应用到政府、交通、工业制造、传媒、零售、泛互联网等行业,TCE已打造了广东政务云、广州地铁、永辉零售云等多个行业标杆项目。

在工业制造行业,TCE助力富士康工业互联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内部业务系统及应用迁移上云,为灯塔工厂的规模化复制打下基础,把自身的数字化经验输出给行业。

在传媒行业,基于TCE构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双可用区专有云,提供丰富的支撑组件,能够让总台新媒体各项业务模块在云上稳健运行,其专有云设计的容灾方案,即便在单可用区整体意外宕机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其业务系统正常运行。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延展,腾讯专有云TCE正在加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助推自研产品实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用云需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