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专精特新)峰会圆满落幕,专精特新企业未来已来

来源:东方网    2022-11-26 10:08
来源: 东方网
2022-11-26 10: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5日,由890新商学、《走进标杆工厂》项目组主办的中国基本盘·第二届中国制造业(专精特新)峰会落下帷幕。

峰会邀请了十多位产业专家、行业学者与实践者,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资本赋能、新能源等主题,为大家呈现一场有高度有实践的精彩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一级巡视员、副局长叶定达《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言开启峰会主题。在“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的大背景下,叶局长深入解读政策,明确了中小企业要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就要“坚持创新、坚持主业方向、坚持融通”,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坚守行业的信心与底气。

在国家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宁金彪带来《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三十六策》,从管理提升、金融资本、人才培训、科技研发、政策服务和市场营销六大维度切实提供专精特新发展要义。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魏江则聚焦当下火热的数字化转型,立足时代机遇和挑战,强调专精特新企业竞争战略。

财经作家吴晓波立足大国制造宏大背景,讲述了一年来走进标杆工厂感受到的行业变迁。面对当下不确定时代,吴老师“做企业都是乐观主义者,不乐观做不好企业”的发言,再次为制造业鼓足勇气,现场企业家以阵阵掌声回应。

腾讯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王琼结合制造业需求痛点,畅谈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思路与案例。蓝卓数字科技总经理谭彰结合企业实践,阐述了工业互联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竞争力。

浙江智行合一科技创始人兼CEO、清华大学博士后肖利华接过数字化主题,以《数智化转型驱动企业新增长》主题分享,展示了产业浪潮下制造业的集群发展生态,结合产业互联网平台案例实践,诠释数智造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价值。

上午场,从专精特新政策解读、践行路径到数字化赋能价值,峰会紧紧围绕制造业发展浪潮,给予企业家多角度的解答。下午场,众专家学者从资本角度,共论专精特新企业的未来发展。

和恒(北京)咨询公司董事长徐朝华提到,“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有一个能让资本市场看得见、看得懂、可实现的发展战略,这是资本价值的底层支撑”。

微众银行企业金融数字投行负责人崔云龙以科创金融微众银行为例,解读股债两方面赋能“专精特新” 的价值所在。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给出融资服务的专业建议。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商业银行可为企业并购提供标准化的债权融资服务和创新股权融资服务,辅助以提供交易撮合、并购咨询等财务顾问服务”。

当然峰会上也有嘉宾着眼于新兴行业,探讨新能源浪潮下企业的机遇与挑战。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俊峰讲述企业自身绿色化实践,令在场企业家感受到制造业发展与双碳战略紧密相关。

一天时间里,峰会现场座无虚席,近三百位企业家从各地齐聚一堂,在行业格局、认知、资源碰撞下,感受逐浪智造的信心与勇气,在中国制造的声声呐喊中,共同期待与践行中国制造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