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守好安全生命线,筑就精品安心工程

来源:东方网    2022-12-05 15:17
来源: 东方网
2022-12-05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安全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对于中国二十冶而言,安全是施工生产的第一工作,是中国二十冶践行企业责任担当的第一准则。威海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项措施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多形式的宣传培训,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制定方案,管控危大工程作业

据了解,威海国际新材创新中心项目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双城路西、羊亭河北。规划占地面积88亩,总建筑面积约13.9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6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项目共计12栋单体。

为进一步规范在建项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强化施工现场高危作业安全管控,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项目部根据中国二十冶文件指示,制定了危大工程及高危作业的安全管理办法,梳理清晰安全管理职责,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有效防范施工过程安全管控不到位、管控措施无针对性的问题。

在实施监控过程中,项目部运用科技手段,在基坑支护、高支模等危大工程施工时,设置安全监测设备,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实时预警。在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上安装运行数据监测设备,实现垂直度、载重量、运行高度、防碰撞等数据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同时,要求必须安装操作人员生物识别系统,杜绝非授权人员操作机械。为了防止在危大工程施工区域周围有人进出,项目部设置了电子围挡,实现人员进出自动报警提示。

项目部要求在高危作业实施前,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项目总工及相关方审批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人员或施工管理人员对高危作业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022年7月,中国二十冶检查了威海国际新材创新中心项目。其中重点排查了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办公区域、宿舍区域)。在排查中,发现项目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项目部对此高度重视,对于安全隐患作出了整改:重新对幕墙工人进行交底;按规范,重点要求设置三级箱,严格按照3级配电,2级保护的规范实施;对于现场易材料堆放已配置灭火器、防锈、防雨措施;现场登高设备已按要求验收;通知租赁单位对吊篮进行维修。

威海国际新材创新中心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持续践行安全生产隐患“零容忍”理念,确保安全保障,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守住了安全红线。

在未来,中国二十冶将践行“选择二十冶就是选择放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各项措施,维护广大职工生命权、健康权,建设更多让人安心、令人舒心的高品质工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