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公安、保安“双安”联动,维护政治社会安全,向着最需要的地方进发,一直是合肥市公安局保安监管部门思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多管齐下、管服结合,积极探索保安监管长效机制。
当好保安企业的服务员。为企业做好服务,也是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四送一服”政策的具体措施。合肥市公安局保安监管部门努力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作用。坚持开展“四送一服”,将最新的惠企政策及时报送到保安企业。比如,简化了保安员证考试取证流程,并积极考虑增设保安员指纹采集点,有效提高了保安员的持证率。同时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发挥纽带作用。发挥行业内部团结合作、抱团取暖功能。
当好行业自律的裁判员。开展义务督察,提升行业形象。在合肥市保安监管部门和合肥市保安协会的组织领导下,组建了合肥保安行业专门的督察队。截止到2022年11月底,共开展了793人次专项督查,规范了全市保安企业、保安人员职责行为,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形象。完善行业制度,弥补管理不足。合肥市公安局保安监管部门先后组织保安企业培训并下发了《合肥市保安服务企业守法经营告知书》《保安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清单》,要求保安企业签订《合肥市保安服务企业守法经营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全市保安服务市场管理,增强企业守法经营意识,提升行业自律水平。约谈失信企业,阻止恶性竞争。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对少数违规违纪、低价恶性竞争等保安企业,及时约谈走访,树立行业风气,防止恶性竞争。
当好社会治安的协助员。组织开展警保联动治安巡逻,发挥行业价值的羊群效应。积极组建了合肥市保安义务巡逻队,在包括合肥市四县一市在内的城市区域开展公安民警牵头、保安人员辅助的夜巡督察,重点部位巡逻协防活动。截止到2022年11月底,共开展了29450人次专项巡逻工作,开展了2709人次常态化巡逻工作。开发智慧信息指挥一体化义警平台,发挥群防群治的共生效应。合肥市公安局保安监管部门联合市保安协会组织开发了“合肥义警”小程序应用系统。截止到2022年11月底,我市义警注册量达到26万余人,其中保安员40731人,占15.38%。为健全群防群治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指挥调度保安队伍协助开展治安防控工作机制,实现智能指挥联动提供了大数据平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平安建设工作中来,为平安合肥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积极鼓励保安员提供案件线索,发挥社会治安的木桶效应。近五年来,全市保安员共为公安机关提供各类破案线索3.5万余条,协助抓获3000余名违法犯罪嫌疑人,用行动证明保安队伍已成为法治领域不可或缺的治安辅助力量。
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履职尽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合肥市保安监管部门和市保安协会坚持积极引导,正面宣传,累计下发通知、倡议书10份,组织保安企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几万名保安从业人员无论是疫情突发的初始阶段,还是常态化防控阶段,始终众志成城,坚守一线,发扬了保安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特殊时期逆行驰援瑶海,尽显责任担当。今年10月份合肥市突发疫情,瑶海区疫情形势尤为严峻复杂。合肥市保安监管部门组织合肥保安集团、安徽中天保安集团、安徽恒安保安公司、安徽中恺保安公司、安徽保锦保安公司、安徽初辰保安公司、蓝酷保安公司等30家保安企业的80余名保安员,紧急驰援瑶海区相关街道10个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参战公安人员、保安人员不顾疫情传播风险,冒着寒风细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不分昼夜战斗在疫情歼灭战的第一线,既是封闭卡口的守护员,又是秩序维护的劝导员,还是物资转运发放的搬运员。助力属地街道社区实现了早日解封的目标,受到了区、街、居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