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联合主办,苏州心源和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2022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全国积极教育大会成功举行。与会代表们齐聚线上,共话学校心理和积极教育在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中的新目标、新使命和新方向。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赵国祥在致辞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赵国祥做了大会开幕致辞。他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计。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全国各级各类学校52万多所,教育人口2.9多亿,教师群体1800多万。但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教育强国。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学校心理研究与实践,并与中国的国情、青少年的发展现状相结合,探讨培育和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新技术新方法,对教育强国目标的达成,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心理学的力量在百年新征程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在致辞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希付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时对与会人员表示感谢。他提到,这是专委会首次和积极教育大会合办,有力的促进了两个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具有深远的意义。期待学校心理工作者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在致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在国家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刻,在人民逐渐适应开放后的新常态时,一起讨论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对下一代的期望,是我们心理学家的学术责任,更是我们的社会情怀。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时代,更需要我们以积极教育培养、帮助并引领我们的年轻人建构起积极的心态。这不仅是个体所需、社会所需,更是时代所需,文明所需。
所有专家集体照(拼图)
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会长殷光中也做了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品超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以及北京、苏州、深圳等地的一线教育者,分享他们在学校心理和积极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樊富珉教授在作主题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樊富珉教授带来了成长型思维团体辅导的理论与实操分享。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焰教授分享了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危机干预工作的启发;北京师范大学林丹华教授分享了自己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吴捷教授总结了自己在天津多年以来的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华教授基于其对教育一线的丰富了解,给大家分享了教学改革与学生积极心理养成;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刘宣文教授从后现代视角分享了自己对学生心理工作的思考。两天的会议中,共计26场主旨报告,内容丰富、前瞻性强,引发了与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与研讨。
本次大会共有自全国数百所学校及单位的代表报名参会。大会共接收了108篇学术论文摘要投稿,并评审出了34篇优秀论文。
(赵琴、朱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