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威宁 天生好物丨“向阳而生”的威宁特色产业

来源:东方网    2022-12-26 15:35
来源: 东方网
2022-12-26 15: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威宁县地处云贵高原,是贵州西大门。也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低纬度、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的区域性气候特征,使威宁被气象学界誉为“阳光城”,同时也为高原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全县生产玉米、马铃薯、荞麦、苹果、黄梨、党参等特色农产品,是著名的南方马铃薯之乡、冷凉蔬菜之乡、高原苹果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苦荞之乡。

近年来,威宁大力发展高原山地现代农业,努力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如今,威宁特色产业已成为威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引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今年,威宁县大力宣传“阳光威宁、天生好物”区域公共品牌,将威宁苹果、马铃薯、苦荞、火腿、党参等优质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渠道向全国消费者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威宁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威宁素有“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美誉,也是全国马铃薯百万亩种植大县之一。威宁洋芋依托优越的种植条件,其营养物质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威宁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让大产业助推大扶贫”的工作思路,力争把威宁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2家,常年外销商品薯150万吨以上,种薯外销90万吨以上,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成都等省内外大中城市。

“威宁火腿”的生产历史已有600年以上。制作“威宁火腿”的原料是威宁当地特有的,属于山地放牧、适于腌制火腿与腊肉的高原瘦肉型良种“乌金猪”。“青饲料”喂养和“赶山放牧”的习俗促使乌金猪肉质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尤其是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每到节庆时节,农户们便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火腿。威宁火腿形如琵琶,肉色棕红、肉质细嫩,放上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可以生吃。全县每年火腿生产总量约100万只,每年火腿产量可达1.5万吨左右。

此外,威宁盛产荞麦,素有“荞乡”之称。威宁也是苦荞的起源地之一,独特的生物气候条件最适宜荞麦的生长发育,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年均总产量约2.4万吨,年产值约2.4亿元。苦荞系列产品有苦荞饭、苦荞茶、荞酥、荞饼干、荞蛋糕、苦荞糊、苦荞挂面等。

“阳光城”威宁是“中国苹果优生区”和“西南冷凉高地苹果适宜区”,也是贵州省优质苹果生态适宜区。威宁苹果以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风味浓在国内享有盛誉。依托“威宁苹果”“杨华苹果”“阳光威宁”等品牌,2022年,“威宁苹果”的品牌强度为811、品牌价值达12.50亿元。

威宁县是贵州省道地药材的主产区,药材种类和储量居贵州之首,被视为“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党参、天麻、半夏等药材在上世纪就被批准为免检出口产品。2011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威宁党参”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了更好的帮助兼具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威宁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对接外部市场,威宁政府致力于将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对外宣传和品牌传播一体化运作机制,组织产品展销、招商推介会以及商贸洽谈等途径,搭建展示平台,不断打响“阳光威宁 天生好物”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阳光威宁,天生好物”,沐浴在阳光下的威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看见威宁、爱上威宁,带更多的威宁好物回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