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焕发新生,赋能传统文化——iBox链盒“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即将开启

来源:东方网    2023-01-13 16:30
来源: 东方网
2023-01-13 16: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绚丽多彩的布艺,到震天撼地的锣鼓;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千姿百态的面塑……一直以来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见证着5000年文明古国绵延不息的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听起来离我们很远,但它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下的宝贵财富。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深藏于乡野阡陌、隐蔽于都市街巷。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禁锢了年轻一代对非遗手艺的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遗忘了这些传承已久的精神财富。

iBox链盒依托新时代数字藏品领域的优势,为众多非遗项目赋予全新的展现形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多款非遗数字藏品,以“新时代的技术力”为传统文化的二次崛起赋能。将更多极具魅力的优秀非遗IP,展现给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2023年1月20日,iBox与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推出的iBox“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即将正式开启。此次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多名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同时也会将他们所带来的众多非遗藏品,以数藏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藏友。

作为此次的合作方,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北京市文旅局主管、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由文化界有识之士,各门类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家,各艺术高校专业人才等所组成。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专注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研究与咨询,积极开展非遗创作开发、传播、传承及保护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的时尚化、经济化、产业化、品牌化。目前已完成170多个非遗门类内容梳理,签约300余位非遗大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而传统,有些还有着较高的欣赏门槛,现在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深入了解并不容易,而数字藏品恰恰可以充当年轻一代走近非遗的“桥梁”。利用当今互联网圈内日渐火爆的数藏,将这些非遗技艺以更具“次时代”的展现形式,灌输给更多年轻人,通过一个个蕴含在藏品背后的故事,给大众带来人文精神和审美体验的双重享受。让更多传统非遗手艺,脱离“小众”的标签,走进大众视野,为我们打开一扇非遗传统文化的大门。

此外本次活动正值2023年新春佳节之际,所有参与活动的非遗传承人也会为广大藏友献上新春祝福。

iBox自成立以来,与众多人文,社科,非遗,文化领域的知名IP达成了合作,终坚持并践行科技向善理念,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创新多种发行方式,通过自营及对外合作等多种模式,为数字IP提供运营及资产管理服务。此次携手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挖掘这些中国传统非遗手艺背后的魅力,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一条适应年轻人的,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价值赛道,形成一条稳定的传统非遗IP数字藏品化的供应链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iBox也将会继续与这类有价值,有底蕴的IP进行合作,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数藏行业的核心,将两者更高效的结合起来,打造成熟、稳定、易于传播,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IP孵化新模式,为更多非遗项目的普及而发力,为传统文化产业与数藏行业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