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AR首次亮相北京民生美术馆,中国移动咪咕助力开启莫高窟数智化新时代

来源:东方网    2023-01-18 12:05
来源: 东方网
2023-01-18 12: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国内迄今为止展览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展——“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美术馆火热展出中,由敦煌研究院所属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艺琅国际、中国移动咪咕和Rokid联合打造的“敦煌AR智能导览”作为展览应用的数智化导览系统,成为本次展览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

作为国内文旅行业内首个基于单目视觉SLAM的AR眼镜导览方案,“敦煌AR智能导览”立足中国移动咪咕AI引擎、图片识别、3D场景展陈等新技术,重现千年敦煌的绚烂文化,通过数字导览员 “敦敦”将带领观众走进莫高窟,指引观众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助力敦煌开启数字化游览新篇章。

数实结合沉浸观展,数字导览员“敦敦”让壁画“活起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览员,敦敦。”走进莫高窟第285窟1:1复制洞窟,戴上AR眼镜,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导览员“敦敦”正在将观众带入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在敦敦的引领下,真实世界和数智世界相互交融,原来静态的壁画“活”了起来。

image.png

熟悉敦煌莫高窟的朋友都知道,导览与讲解在莫高窟的游览中是无可代替的,面对浩瀚如云的莫高窟壁画和它其中蕴含的知识宝藏,作为观众经常不知从何切入与看起。为了进一步增强壁画历史背景故事的表现形式,提高导览精确度与感染力,中国移动咪咕携手敦煌研究院以经典国产动画《九色鹿》中的“九色鹿”为原型联手打造精灵讲解员“敦敦”,结合AR眼镜导览方案的配合,为游客带来AR数字人活灵活现的生动讲解,实现随时随地与游客交流敦煌文化知识的文旅沉浸式新体验。

一方面,通过“敦煌AR智能导览”前沿的AI 引擎、领先的图片识别、3D场景展陈与互动等技术,游客可以360度全景式、沉浸式地“走入”敦煌壁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中。另一方面,“敦煌AR智能导览”还能够有效缓解传统讲解员的人员压力,大幅提升博物馆的展陈效率。AR虚拟导览的自助方式,也使得博物馆可以借此摆脱语音讲解设备单调而重复的讲解方案,吸引更多观众体验自助式的深度游览路线,感受更具生命力的敦煌。

讲好中国故事,数字化助力敦煌文化焕发新生机

在最新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中指出,“鼓励一 二级博物馆、具有条件的旅游活动场所设置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如何利用好数智化平台实现敦煌艺术内容的数智化转化创新,如何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敦煌AR智能导览”的推出,为行业提供了有效样本。

面对“单纯的复制洞窟难以满足观众对于石窟参观了解的文化体验需求”问题,中国移动咪咕联合多方创新打造数字讲解员,让静止的文化变成动态,让单向输出的文化变得可以互动,给观众带来1v1的定制化私人体验,弥补了由于展览参观随机性强,展出环境嘈杂等原因导致人工讲解讲解强度大、讲解内容固定化、讲解体验差等问题。

image.png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早期复制洞窟的属性增强、研究价值提升,对数智内容活化提出新的要求:既要对其进行数智化的保护保存,更要将敦煌研究院保护、临摹、研究的历史同复制洞窟实物结合起来,利用数智活化的途径讲好中国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故事。咪咕充分落地厘米级空间计算、高真实感渲染、高精度3D识别、大规模3D建图等平台核心技术,对敦煌石窟的人物和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展示,将莫高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更加通俗、趣味、沉浸的方式带给大众,为重现民族艺术与艺术的交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科技支撑。

“敦煌AR智能导览”是中国移动咪咕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号召、推动博物馆展览迈向智能化、智慧化新阶段的重要成果。未来,咪咕也将继续发挥5G+T.621+XR领先技术优势,用科技讲好中国故事,创新文化宣教与传承,推动中华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