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市民、共创新生活 保险业在行动!

来源:东方网    2023-01-18 15:58
来源: 东方网
2023-01-18 1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近年关,新市民返乡之行也陆续开启。回望过去一年,金融机构纷纷展开多种行动破解新市民难题,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显著,努力让新市民在新城市找到了家的温暖。

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去年7月中旬,全国已有22家银保监局会同省(区市)相关部门出台了新市民专项支持政策,1798家银行保险机构共有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新市民。

专属保险促进新市民就业创业

对新市民来说,实现就业、创业是新市民立足城市新生活的根源。上市险企新秀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财险聚焦加工制造、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新市民就业、创业集中的行业,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新市民和吸纳新市民就业的小微企业的保险产品创新,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

考虑到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阳光财险“量体裁衣”,推出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综合类保障保险“老板安心”创新产品,客户可自行DIY保障方案。“老板安心”产品组合,涵盖雇主责任、公共场所责任、食品安全责任、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等风险的全面保障,覆盖新市民创业、就业较为集中的住宿、餐饮、美发、商超、运动健身等十余个行业。

阳光财险还聚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家政人员等灵活就业的新市民,为他们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服务。针对建筑工人风险特点,开发并推广包含意外伤害身故、残疾、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等保险责任的建筑施工人员团体意外险;针对快递、家政、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特性,推出“企业安心”系列意外险产品、雇主责任险等产品。

民生保障提升健康水平

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鼓励保险机构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开发不与户籍挂钩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同时,支持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养老需求和特点,探索开发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投保简便、缴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惠民保”作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此前主要面向各城市的基本医保参保群体开放。但从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惠民保产品将新市民纳入了承保范围。

比如阳光财险重庆、天津、厦门等多地机构积极参与当地的惠民保项目,承保不再限制户籍,只要满足条件,即可为当地务工、求学的新市民提供保险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惠民保”产品普遍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利好低收入群体、重大疾病群体、老龄群体,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市民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未来,应联合政府多部门及行业多主体进行协同推动,增强新市民群体投保意愿,提高参保覆盖率。

此外,阳光财险为满足新市民群体中的老人、孩子医疗保障需求,特别开发60岁以上人群可投保的医疗保险“防癌保”,以及开发了“阳光宝贝”“成长无忧”“家有儿女”等多款学平险产品,覆盖了从幼儿到大学的成长全过程,满足新市民子女成长教育不同阶段的保险保障需求。

业内分析人士曾表示,新市民与老市民有所不同,在城市中生存缺乏社会保障,既没有房产等稳定的住所,也没有亲属或朋友形成的关系网。解决新市民需求应以市场化手段为主,由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

如今,金融机构在监管指引下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相信在未来,新市民会在新城市找到更多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