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传媒:商誉出清,2023有望开启增长和资产注入大年

来源:东方网    2023-02-02 09:37
来源: 东方网
2023-02-02 09: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30日,思美传媒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40亿元至43亿元,但受商誉影响,净利润出现下滑。数据显示,本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3.5亿元至4.1亿元,计提金额几乎占思美剩余商誉总额的100%,若剔除以上因素影响,思美传媒仍为正向盈利。

自2018年以来,每当一些上市公司公告大额商誉减值准备,市场过度的负面解读也随之而来。理性来看,商誉减值只是公司的一种财务处理方式,这种减值丝毫不影响公司即期的现金流,也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任何影响。

从广告行业看,全球最大的广告集团WPP在企业并购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商誉的形成和减值计提,但并购和商誉也支撑了WPP集团从单纯的广告代理小公司发展为如今营收超千亿的数字媒体整合营销传播世界霸主,拥有并购而来的奥美、智威汤逊等多个世界知名广告子公司。

经梳理分析,思美传媒的商誉形成于其收购观达影视、科翼传播、掌维科技等多家子公司的行为,但是其收购对价主要是思美增发的股票(向被并购方股东和并购资金提供方增发的股票),并非思美的库存现金,也没有向银行借并购贷款。

如果说商誉减值实际上是对公司以往溢价收购所产生的损失的一种财务处理,那么,鉴于思美传媒付出的“高溢价”是收购时点市值较高的股票(收购时的股票价格超过28元/股),随着思美传媒股票现在已经下探至5元/股上下,其收购溢价损失实际是由被并购方股东和并购资金的提供方承担了,思美传媒其实并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只是被我国现行的会计记账方法“误解”了而已。

由于本次思美传媒极可能一步到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那么从2023年开始,思美传媒的商誉余额将会接近清零,可以说是轻装上阵。

在商誉清零后,思美传媒再无负担,作为优质壳资源也易受到青睐。思美传媒的大股东四川旅游投资集团则是坐拥四川省内大量优质酒店和文旅资源的大集团,在国资盘活的大背景下,结合思美传媒通过注销股票突破要约收购的行为,大股东是否会在2023年消费及文旅行业大复苏的背景下,将旗下优质文旅和酒店资产注入思美传媒?这些虽然还有一定变数,但是,各种迹象表明,2023年有望开启思美传媒业绩增长和资产注入大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