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船岸互通”有限带宽瓶颈 当虹科技智能视频方案助力远洋船舶数字化

来源:东方网    2023-02-24 14:31
来源: 东方网
2023-02-24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们在红海,下(载)红海行动,下(载)了3天,我们都不如自己去行动”。说起海上的网速,脱口秀演员毛豆这样调侃。

毛豆曾是一名海军炊事员。他介绍,船上偶尔会组织集体观影活动,但由于卫星通信传输速率慢,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往往要下载三四天。

在大海上用卫星传输视频有多难?

载满集装箱的巨轮在大海上行驶,面临着碰撞、搁浅、触礁、火灾、风灾等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这需要通过视频管控平台对船员工作情况、船舶货物区域以及船舶航行状态等情况进行远程监管,一旦出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向各个部门汇报。每当遭遇强降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监控画面就会出现卡顿、延迟等问题,无法及时启动预警响应。

不难看出,卫星通信虽然具备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等优点,但是带宽条件相对有限,难以满足视频数据的传输和交互需求。尤其是船舶视频监控系统,数个摄像头24小时运行,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为传输与存储带来极大挑战。

如何突破有限通信带宽的限制,提升远程视频回传效率?当虹科技(股票代码:688039)推出“窄带宽”条件下智能视频压缩回传解决方案,基于“视频编码”与“AI识别”双引擎,赋能视频传输与智能化转型。目前已在远洋船舶、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石油钻井等多个卫星远程实时视频传输场景落地应用,为客户实现更省流,更清晰。

内容感知压缩:窄带宽场景下最高可达100倍压缩

远程视频监控应用的核心是将远端的视频信号传输至指挥中心 ,实现对多个远端地点的集中监控管理 。

视频传输所需带宽非常高,一般每路全高清视频(1080P)需要 2M~4Mbps实时带宽,现有海事卫星链路的可用带宽仅为100K~200Kbps,网络情况较差时可用带宽最低甚至不到50Kbps,无法支持如此级别的大数据量。

从开源角度看,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高昂,难以快速解决船岸两端通信带宽不足的问题。

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内容感知压缩技术通过AI智能识别找出编码参数的“最优解”,从而对关键区域进行低压缩编码,对于非关键的区域做高压缩编码。在保证画质基本不变的同时,对回传视频码率进行10倍以上的压缩,为带宽占用和录像存储节省了90%以上的利用空间。针对卫星等窄带宽场景下可将视频码率下降100倍,突破远程视频传输效率瓶颈。

码率自适应:追求画面质量与稳定流畅的最优平衡

远洋船舶航迹遍布全球,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环境。雨衰、雪衰、日凌等自然现象或是邻近信道的空间干扰,都会影响卫星通讯的稳定性,导致岸端视频调阅质量差,开启等待时间长、流畅度差、播放延时卡顿,以及花屏、马赛克等。

自适应编码可以根据网络状态和播放状态自动调节码率,提升带宽利用率和观看体验。

当带宽足够时,采用高质量模式,优先画面质量,保证画质与清晰度;带宽有限或是网络波动时,则采用“窄带”传输模式,保障播放的低延时与流畅稳定性。

而针对花屏、卡顿以及模糊、分辨率较低等错误故障,采用背景重建和去雾、去噪、插帧等智能内容增强技术将在播放终端有效优化视频质量。

边缘AI解析:充分利旧,实现监控告警智能化

为满足岸端第一时间了解船端动态的需求,船舶的罗经甲板、大桅顶端、左右舷、货舱、驾驶舱等重要区域几乎都部署了监控设备。但是,如果将已建设的普通摄像头大面积替换成基于船舶定制的AI智能摄像头,不但面临成本高、管理维护难的问题,而且无法满足根据不同类型场景适配不同算法的需求。

搭载边缘智能解析前端,相当于为远程监管装上了“智慧大脑”,最大化避免监控系统重建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在充分利用原有视频监控设备的基础上,就能实现驾驶室离岗、船体识别、烟火识别、区域入侵等一系列AI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功能。

此外,边缘计算可以直接在本地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无需上传到云端处理中心。既降低了带宽消耗,又能提高实时动态响应速度,减少长距离通信传输带来的延时问题。

证券时报网来源:https://h5.stcn.com/pages/detail/detail?id=801842&jump_type=reported_info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