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游天际,邮贺新春——中国航天博物馆 x 中国邮政热邮联名款数字藏品即将上线iBox

来源:东方网    2023-02-24 15:29
来源: 东方网
2023-02-24 15: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微光如炬,星辰绕行,2022年已经离我们而去,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航天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探月、探火、探日再出新成果,空间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2022年,中国航天精彩依旧。

一件件振奋人心的消息,牵动着所有航天人的心,2022年,中国航天全年实施发射任务超过60次,再度刷新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的纪录。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众多耀眼的成绩!

在2023年开年之际,以纪念2022年中国航天的一次次壮举为契机,经中国航天博物馆、中国邮政热邮授权,iBox链盒推出“航游天际,邮贺新春”系列数字盲盒。该系列盲盒藏品将于2023年初登陆iBox,与各位藏友见面。同时,中国邮政热邮还会推出同系列的新春限量联名明信片。

2022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64次,超越2021年的55次,再创新高。其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7次(海上发射3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2次(文昌发射场发射6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5次。

全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宇航发射53次,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4次,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2次,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与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各1次,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运载火箭为首次发射。

这一年的航天发射任务中,长征八号火箭一次发射22颗卫星打破此前长六发射20颗的纪录;在8月测试发射了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这一年进行了6次飞行任务,分别发射了2艘天舟货运飞船、2艘神舟载人飞船以及2个空间站舱段,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建造,并实现连续有人值守的常态运行。

从“嫦娥”揽月,到“羲和”逐日、“祝融”驭火,再到 “北斗”指路、“句芒”探碳……这是中国航天人用中国式浪漫开创的中国航天宇宙,从遥远的东方红开始,我们始终用自己独有的浪漫在无垠的太空不断探索。

此次发行,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东方红卫星,航天员与航天飞船等元素为基础原型,由UOVA宇宙设计打造的这七款数字藏品,纪念我国在航天领域所达成的技术突破。

往昔,天上宫阙只为梦;今朝,航邮携手与你摘星辰。以亲情为伴,以文化为名,中国邮政热邮、中国航天博物馆共同推出的“航游”数字盲盒,承载着中国航天人与航天文化的底蕴,遵循本心,以一往无前之态势,破万千磨难,赢辉煌盛世。

对于中国航天这类IP,iBox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积极拓展这类IP在数藏领域的发展空间。自成立以来,iBox链盒始终坚持并践行科技向善理念,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创新多种发 行方式,通过自营及对外合作等多种模式,为数字IP提供运营及资产管理服务。目前已与500+头部IP建立了合作,涵盖艺术、潮牌、明星、动漫、影视、体 育、非遗、文博等多个领域,完成传统IP从挖掘、二次创作、数字藏品发行到价值发现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一条稳定的传统IP数字藏品化的供应链体系。对于一些重点IP,iBox链盒也会围绕IP核心价值,产出更多优秀的数藏作品。积极探索数字藏品与数字营销、IP孵化、创作者经济结合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