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添柴” 升腾消费“烟火气”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需求端来看,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激发居民消费意愿;从供给端来看,应促进相关领域供给加大,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便利性。

金融精准“添柴” 升腾消费“烟火气”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3-03-07 07:3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3-03-07 0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代表委员认为,金融在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方面大有可为。从需求端来看,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激发居民消费意愿;从供给端来看,应促进相关领域供给加大,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便利性。

激发消费意愿

要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居民消费意愿是关键。在这方面,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银保监会此前指出,金融政策要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为促进消费潜力释放,银行推出优惠利率、消费补贴等金融支持政策。“不过,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说。

杨成长建议,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型信用工具与高品质消费有效结合。“要积极把握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势,适度普及信用消费观念,针对家庭装修、住房改善、买车、旅游、养老等消费场景,创设更多满足农民、新市民及中低收入阶层的金融产品。”他说。

此外,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认为,可引导商业银行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出“绿色消费信贷”产品,包括对于“绿色消费信贷”给予一定利率补贴,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贷款利率下降;制定“绿色消费信贷”额度考核机制,促进其快速有效落地等。

消除后顾之忧

除了直接促消费的相关举措,充实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切实消除后顾之忧也是促消费的重要一环,包括减轻居民养老医疗负担,加强民生保障等。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认为,提振消费者信心的一项关键是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他建议,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随着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居民储蓄意愿将有望下降,进而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信托业协会养老信托专业委员会主任金李建议,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形成规模经济,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配套整合来降低优质养老服务成本。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建议,支持普惠险等商业健康险发展,加强罕见病保障责任设计。

加大消费供给

除了需求端之外,促消费还可以从供给端发力。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利用金融工具,进一步增加产品及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在李民斌看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温饱型”消费增长已达瓶颈,服务消费开始兴起,消费者更为关注个性、品质、健康、美观等相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针对社会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李民斌建议,加大相关领域的供给,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对此,多家金融机构代表委员提出了加大消费供给的“金融方案”,如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便利性等。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吴益强介绍,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依托“建行生活”平台,聚焦百姓“衣食住行”,关注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面提供餐饮外卖、商超购物、旅游观影、充值缴费、交通出行等生活类服务和金融服务。同时,通过该平台投入专项资金,推出优惠满减、数币优惠、积分抵现、分期支付等形式,支持各类线下实体和线上平台,提升商业活跃度。

(赵白执南 陈露)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