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amove进驻内地十年 卢家培:紧跟一带一路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3-03-07 11:08
来源: 东方网
2023-03-07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十年来,中国内地的物流发展迅速,不少企业伺机进军香港市场。事实上10年前,香港本土的物流公司已看好内地实时货运市场。

“拉货就找货拉拉。”这句让不少内地网友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其公司是2013年由香港科技物流公司Lalamove所成立。

近10年来,Lalamove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路线发展。截至目前,Lalamove业务版图扩展至内地逾300多个城市,以及菲律宾、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逾40个国家地区。

一个集团两个平台,货拉拉主打内地市场、Lalamove主打内地以外的市场,不禁让人好奇,其运营方式有何区别?

image.png

image.png

近期,Lalamove首席运营官卢家培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两个平台均利用科技,匹配用户与司机,提供合适车型和运输方案。但平台会根据不同地区再进行微调,如地图、语言等,让产品服务能迎合当地需求。

image.png

单是送货车型,Lalamove会根据不同城市地区的道路网络,提供不同选择;香港涵盖电单车、客货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孟加拉提供电单车、客货车、小型货车、三轮轻货车。货拉拉则提供从微货、小货、中货再到大货,中面、小面再到17米5的超长大货车等多种车型,。

可以看出,Lalamove通过配对合适资源,为中小企、司机、送货平台打造三赢的密切关系。

“货拉拉的车型选择统一,Lalamove在海外其他城市的车型比较多元,如何利用科技在平台内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工作。”卢家培认为,Lalamove最大优势在于科技。

据了解,卢家培于2019年加入Lalamove,成为Lalamove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的全球运营、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在其带领下,Lalamove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作为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成员卢家培也非常关注重振香港经济、推动香港经济再出发。他曾于香港、中东、菲律宾、日本和内地工作,拥有超过28年的全球管理经验,带领企业以出色的客户服务推动盈利,并带来可持续的收入增长。拥有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科学学士学位和密西根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完成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高级行政人员课程。

卢家培说,Lalamove“出海”第一站是新加坡,进驻内地也已有十年时间。香港是一个700万人口的小城市,市场规模很小,公司要国际化,除了要“出海”,也一定要回去内地,内地是重要的市场。“第一个站去新加坡,是新加坡与香港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站进驻内地,是市场体量大,且语言文化相通,因此我们用货拉拉团队尝试新的产品服务,成功后在Lalamove推广,也是我们作为一家香港公司,在内地以至国际上成功的原因。”

image.png

现在Lalamove已覆盖东南亚与东盟所有重要市场。去年10月,Lalamove进军南亚,开拓全球第11个市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出访中东,Lalamove创办人及行政总裁周胜馥亦跟随前往。

卢家培透露,外访后发现在创科方面,可向中东学习,近期也在研究中东市场。“作为科技物流公司,将继续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独特优势,发展‘一带一路’及东盟市场。”

内地有美团、顺丰等物流平台,东南亚有Grab等平台。竞争是布局市场要面临的重要一环。

卢家培认为,整个物流市场很大,科技的发展与数据化,是有助物流平台的发展,以及降低物流成本。但Lalamove总能在发展中都能找到新市场。“香港道路很窄,交通很堵塞,我们就想到步兵(徒步送货),会根据不同的竞争去调整。”

“抢人才”一直是香港的热门话题,而Lalamove早已将“抢人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仅香港总部的员工就来自30多个不同国家地区。

“员工能把自己国家的专才带来公司,而且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市场熟悉,有助公司在国际上发展。”卢家培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