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第四期活动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成功举办

来源:东方网    2023-03-23 13:45
来源: 东方网
2023-03-23 13: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2日,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大国职教》共同开展“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郑州站活动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举行,全国劳模、中国中铁开路先锋卓越人物(科技领军人才)孙振川参加活动。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副主任涂义才,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丽娟出席活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技能小匠许玉豪分享成长经历。全国超过1千万中职生在线收看,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师生现场互动。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李京辉致欢迎词,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坚持以赛促教,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高质量搭建资助育人体系,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京辉致欢迎词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为活动致辞。他从“接受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技能成才之路持续拓宽、全面畅通”“成才路上需要德技双修、立德为先”三个方面阐述“技能成才”的意义,对同学们的三点期望:一要锚定目标笃定前行;二要放下包袱勇毅前行;三要坚定信心阔步前行,希望广大中职学生深入学习大国工匠的模范事迹,弘扬劳动光荣、技能伟大的工匠精神,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从小树立报国情怀,尽快成长成才,成为国家栋梁。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寄语中职生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介绍了近年来河南教育的发展态势,要求全省职业学校,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指导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紧密对接产业,推动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希望广大学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从大国工匠们身上汲取奋进力量,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下自立自强,深刻认识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厚植爱国情怀,坚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绽放人生的绚丽之花。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介绍河南教育发展态势

全国劳模、中铁隧道局副总工程师孙振川讲述了自己“穿江越海”“科技创新”“勇担使命”的奋斗经历,分享了我国矩形盾构技术领先世界的成绩,鼓励同学们传承工匠精神、继承大国技艺,从学校开始立志成为能工巧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获奖选手、技能小匠许玉豪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感谢国家资助的帮助,感念学校和老师的培养。

大国工匠孙振川专访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小匠许玉豪讲述求学经历

  大匠和小匠传递匠心

在活动期间,来自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学生操作机械臂与延鲁武校的学生合作表演《男儿当自强》,向大国工匠致敬。学生音乐剧《奉献》讴歌了社会各界劳动者,小合唱《一路上有你》表达了学生对大国工匠和教育工作者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现场进行了联线访谈,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京辉汇报学校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的成绩,介绍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举措。同期,对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电子、计算机、VR等专业进行了访谈,展现学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成果。

资助育人智志双扶,大国小匠牵手郑州,“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郑州站活动充分展示了河南职教的形象和郑州职教的风采,集中呈现了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坚持以赛促教、培养能工巧匠的育人成果。学校将坚持以赛促教,积极培养更多的竞赛选手、能工巧匠,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质量资助育人体系,为加快推进郑州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做出贡献。(刘雯雯  唐建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