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后育人实践,促进服务增优提质

来源:东方网    2023-03-30 09:18
来源: 东方网
2023-03-30 09: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南京师范大学“‘双减’背景下延时服务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组在姚继军教授的指导下,在负责人李沛萱的有序组织下,基于《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针对课后延时服务实践场域特征、其对学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及国内外优秀课后服务实践案例深入调研分析。项目组着力构建延时服务理论模型,设计课后延时服务实践课程案例,以期为我国课后延时服务优化提出策略建议。

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项目组前期通过文献阅读、政策梳理、走访预研等方式明晰了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价值。成员围绕“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课内托管、教育公平、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子主题开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读,撰写文献综述,深入分析课后延时服务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学生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解决“延时服务及当前实施问题‘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6月至10月,项目组依托文献综述及规律总结,先后在江苏南京、江苏无锡、河南郑州、天津市、陕西西安、甘肃武威、新疆阿克苏、贵州遵义八座城市选取53所学校,深入访谈师生家长数十名,基于扎根理论,了解“双减”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现状,关注并征询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对课后延时服务的意见和思考,采集了丰富的质性研究资料。

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项目组综合整理搜集到的各类资料,梳理调查成果、完成考察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基于OECD发布的SSES中国苏州数据与省域内大规模监测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挖掘延时服务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针对实地调研的成果和访谈记录,完成“双减”背景下我国延时服务实施现状分析报告,深入挖掘现状之外的问题。同时,广泛研习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典型城市实践案例;聚焦国内外数十所学校课后服务实践措施,借鉴并总结实践场域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延时服务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最后,项目组汇总所有研究成果,针对前期未解决的问题、未关注的领域,发放线下问卷,实地走访补充调研资料,提升研究科学性。最终,通过上述研究积淀,汲取课后延时服务优秀案例的基本内容和有益经验,并撰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延时服务优化实施的策略建议》,提出更深层次的优化对策和建议,试回答了课后服务优化“怎么做”的问题。目前,项目组正在整理研究成果,争取呈递政策建议报告,并发表见刊。

“‘双减’背景下延时服务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组在对本课题长达一年半的研习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延时服务优化,教育生态改善建言献策。(张嘉一)

中国青年网来源:https://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303/t20230326_14410659.htm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