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求贤 茅台“棋心”打造人才森林

来源:东方网    2023-04-23 14:04
来源: 东方网
2023-04-23 14: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这是茅台的人才观。

4月20日,2023“茅台谷雨人才日”大会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标志着第二届“茅台谷雨人才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连续两年设谷雨为专属的“人才日”,茅台不断加快人才体系和创新高地建设。

“茅台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特别迫切需要担当。”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用两个“迫切”,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image.png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致辞

“谷雨”之约 首次公开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招募令”

谷雨是百谷拔节生长之时,亦有人才茁壮成长之意。

每年的谷雨节气,是茅台人敬才爱才的人才日。当前,茅台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时代呼唤人才,茅台需要人才。

自去年设立谷雨人才日以来,一年时间,茅台不仅有了5大职类30个序列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组建成立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还通过人才建设“五项计划”“四项工程”,遴选183名后备人才,提拔和转重47人、轮岗交流26人、职务晋升35人。

在今年“茅台谷雨人才日”大会上,茅台首次公开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招募令”,整合优势资源向人才倾斜, 为茅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据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卓玛才让介绍,今年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茅台工作,茅台集团党委积极制定了人才引育留用相关计划,以《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体系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意见》继续实施“五项计划”,推进“四项工程”,明确提出到2025年,茅台人才资源总量将增加到2.1万人,科技创新核心团队建设达300人的目标。

顶层设计文件及配套政策的出台,展示了茅台尊才的真心、敬才的诚意。抓实人才引进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茅台人才工作不断“闯新路”“开新局”。

image.png

  “谷雨英才·职选茅台”专项人才招聘引进活动正式启动

重量级“人才礼包” “棋心”打造人才森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39人到近3.9万人,茅台种下第一棵人才树后,历经70余年浇灌滋润,人才树汇聚成林,企业也成为各方人才大展身手的沃土。

近年来,茅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常规举措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升级“1+M+N”的人才政策体系。此次推出的人才政策“礼包”是茅台人才政策的又一次重磅升级。

向高层次人才致敬,为高质量发展求贤。本次引才需求包含20个金融、法律、科研高层次人才岗位和190个专业岗位,不低于30万元的年薪待遇,住房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级晋升等绿色通道,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智力引进与项目引进并重……茅台以更足的诚意、更优的待遇、更活的机制表达了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渴求。

除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此次人才政策“礼包”还包括《支持员工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管理办法》《科技创新成果评选管理办法》《“四项计划”培养实施方案》等,旨在以才引才。

开展人才“引、育、用、留”,茅台正在通过“带头人”、“传承人”、“接班人”形成茅台人才体系和梯队,推动“把茅台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白酒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的战略落地,营造引才聚才的“茅台磁场”、识才用才的“茅台赛场”和敬才爱才的“茅台气场”。

大会上,茅台集团老领导、酿造技术导师季克良以“做酒既需要科学 更需要人才”为题,分享了茅台人才的缔造之路。他认为,茅台全面系统推进各领域各层级人才队伍建设,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有事做、有动力,让能干事的人做好事、做成事、做大事。

“今年是茅台的‘棋心拼搏’年,棋心才能创美,拼搏才能成才!”丁雄军强调,酿造人才要传承发扬传统酿造工艺,努力成为大国工匠;技术人才要加快破解技术难题,服务茅台高质量发展;管理人才要改革攻坚,在应对复杂局面、推动改革发展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营销人才要深耕市场,着力构建集团“一盘棋”的大市场生态;专业人才要提升专业领域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成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护航员。

“仰望星空立大志、博学笃行成大才、脚踏实地担大任。” 丁雄军寄语广大人才,当前,茅台正掀起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和新风行动的热潮,希望茅台广大人才在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努力为茅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