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笔、以泉为墨,泉水人家描绘农产品新画卷!

来源:东方网    2023-04-27 13:39
来源: 东方网
2023-04-27 13: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泉”是济南的灵魂所在,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因“水激柱石,声如虎啸”而得名的黑虎泉、清幽雅致的珍珠泉......“泉”是济南最为鲜明的泉城文化符号,也是最能彰显济南地域特色的根本特征。

image.png

得益于一方山水的自然馈赠和济南悠久厚重的农耕历史,世世代代的济南农人培育了一批批优质农产品,刷新着这座城市的农耕文明,打造新时代农产品品牌风范的底气和信心。

image.png

在这里,有名动一方的“致富花”平阴玫瑰,扎根在山东人心中的豪爽美味章丘大葱、深受乾隆青睐的龙山小米、热销海外的莱芜生姜、畅销全国的历城草莓、清脆甘甜的曲堤黄瓜、香高味鲜的长清寿茶、肉多汁美的莱芜黑猪、营销丰富的南山核桃、香甜可口的高官甜瓜、皮薄瓤鲜的太平宝西瓜......每一款农产品都特色十足,令人垂涎。

image.png

“泉水人家”是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也是济南市农业发展的“金名片”,对济南市农产品形象、美誉度、营销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济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汇聚了泉城十二农业特色产业,始终坚持“好农品 泉水造”的发展理念。它不仅仅是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升级版”和济南市“1+10+N”品牌农业发展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具有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引领性的农业品牌。

为了进一步推动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的发展,助力泉城农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享受到泉城好农品,“泉水人家”携手中国高铁,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声量,助力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创造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发展成就。“八纵八横”高铁路网,南北相通、东西互联、八方交错,已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连接产地与消费市场,为农产品的广泛、高速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image.png

“泉水人家”搭载中国高铁,凭借强劲的传播力和超高的渗透力,进一步打响泉城农品的“金字招牌”,助力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济南,拓宽销售渠道从而走向全国更多百姓的餐桌。

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假期高铁跨省游搜索热度持续增长,铁路部门将在假日期间加开或重联动车组列车。我们即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高峰,高铁客流将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五一铁路预计发送旅客数据后期更新)

本次“好农品· 泉水造”高铁冠名列车将穿行于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五一假期的热门省市,深度影响华北、江浙沪皖地区,持续扩大“泉水人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泉水文化、非遗文化、饮食文化等为代表的济南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借势中国高铁的力量,将农产品背后的故事,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地道的“济南味道”,全方位塑造“泉水人家”的农业“金名片”形象。

image.png

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的秋天》中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

泉水滋养,泉城人家不断向越来越多的用户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以高铁为媒,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力度,借助亿级客流量,让更多人看到、了解泉城好农品。

通过品牌塑造、形成品牌传播效应,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引领济南市品牌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