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班次覆盖所有干部职工,和行业内容有关干部‘学得精’,与知识储备联系不到干部的‘混日子’。学习没有差异化,看起来培训都覆盖了,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现在采用差异化培训,人员分类明确、培训内容合理,培训后才真正的是从思想到行动都有了改变。”近日,正在参加鄂托克前旗清洁能源专题研修班的学员、旗能源局副局长闫飞介绍道。
鄂托克前旗科级干部轮训班第一期学员参观宁东化工园区
为避免培训“一锅烩”的问题,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创新实施差异化培训机制,通过精准设置培训内容、丰实培训师资、创新教学方式、统筹结果运用等方式,努力以精准的培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培训内容差异化。坚持按需培训,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常态调查摸需求。建立培训需求摸排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形式,收集党员干部对培训的意见建议和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充分掌握党员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需求。同时对问题归口汇总,分类制定培训计划,确保“缺什么、补什么”。2022年以来,收集各类培训意见和建议400余条。因材施教定内容。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各行业日常工作任务清单、重点工作,设置不同的培训主题、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形式,在保证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党员干部收获亟需的知识,使培训更具个性化和差异性。2022年以来,结合乡村振兴、基层干部、领导干部等,开展了乡村振兴能力素质提升班、集体经济专题研修班、科级干部政治能力提升轮训班等培训36期。
培训师资差异化。打破工作边界,根据培训内容和主题,精心挑选授课师资,组织专业理论强的专家学者、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受到表彰的先进典型、精通业务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授课、专题辅导,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针对农牧、林草、水利等方面,邀请旗农牧、林草、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专题授课,帮助解读政策、讲解各领域专业知识;针对基层治理方面,邀请旗政法委、纪委监委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辅导,帮助言明纪律、敲响警钟;针对群众工作方面的,邀请各镇党委书记、信访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授课,帮助研判形势、传递经验。
鄂托克前旗科级领导干部轮训班第一期学员开展交流研讨
培训形式差异化。改变以往“灌注式”的被动培训模式,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设置学习方式,确保培训生动有效。课堂互动讲。培训前,针对不同参训人群,合理设置不同主题课程;培训中,精心设置现场问答、互动交流等教学模式,确保“对症下药”,帮助释疑解惑。研讨交流帮。组织开展分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搭建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工作经历的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各抒己见,交流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形成相互鼓、互帮提高的良好局面。“指尖”课堂提。充分利用可视化党建平台、智慧党建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媒体平台,及时上传政策法规、最新动态等信息,分享党员干部在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建强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动态,引导党员干部妥善解决工学矛盾。
成果应用差异化。实行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网络测评等方式,组织参训人员对培训课程进行总结点评,对培训提出建议和意见,由旗委组织部专人负责整理汇总、总结提升,为更加优质地做好培训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打牢基础。实行培训考核机制。培训中,由旗委组织部记录学员课堂纪律、学时统计、测试成绩等表现,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档案,与干部评先选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挂钩。实行跟踪问效评价。培训后,针对培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查阅资料、随机问答、走访调研等形式,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下一步,鄂托克前旗将持续从教育模式、培训内容、师资力量、学习方式等方面发力,增强学员课程参与性、体验感和获得感,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图文: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