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山县产业发展引领富民强村

来源:东方网    2023-05-15 13:01
来源: 东方网
2023-05-15 13: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石潭村,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全村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2.4亩,林地面积2600多亩。共有604户,2330人,党员67人。近年来,石潭村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加大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创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引领富民强村,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定位发展方向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和科技助力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下,石潭村开始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将油茶种植作为长远产业稳定增收经济项目。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油茶林300余亩,并带领已脱贫户、个体合作社种植油茶林700余亩左右。但由于生产端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标准缺失,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一直制约油茶产业发展壮大。

面对发展阻碍,石潭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群众所需所求,积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关切事。组织召开村两委、党员、组长、新乡贤、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一同研讨产业的发展方向,解决发展难题。通过研讨,提出在巩固现有的油茶林基础上,进行产业规划调整,从油茶精深加工方面着手,科学规划和发展油茶产业,以二产带动一产、提升三产,着力提升油茶的产品附加值,提高油茶果剩余物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现代油茶产业发展体系。同时,又提出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助推农业“双收”思路。短,就是发展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当年可产生收益的玄参和传统的湘莲种植;长,就是油茶种植前景好,效益显著,但油茶盛果期长,须久久为功。

村民们在油茶基地除草劳作

科技赋能出效益,全面发力促增收

思路有了,关键在于行动。镇联点干部、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经过多次协商,石潭村决定从六个方面入手打好这场精深加工突围战。一是全力争取石潭村的茶油小作坊示点升级改造项目;二是构建数据系统,通过大数据库为油茶“画像”,做到因类施策、精细发展。三是通过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建设油料加工坊;四是办理好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五是邀请了第三方品牌运营公司对市场运营进行专业化设计,以期打造一条品牌化路线。六是利用中低产田治理种植湘莲50余亩,药材玄参种植120余亩。

2022年10月,由石潭村村集体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建设的310平方米油茶精深加工坊正式投产。加工坊采用行业领先的“无尘车间”工艺,年产精品茶油近18吨,菜籽油加工坊也在建设中,预计在今年五月份可以投产试产。2023年3月,衡山县东湖镇石潭振兴茶油坊的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正式通过审批;油茶品牌“潭兴源”正逐步为消费者熟知。玄参种植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目前,村集体种植了约80余亩,农户种植了约40余亩,预计产量将达到一百吨左右。种植的50余亩湘莲更是已经初见成效。

2023年1月石潭村的振兴茶油坊建成开业

努力不会被辜负,付出终会有回报

踏进衡山县东湖镇石潭村的茶油坊,一股茶油特有的香气弥漫开来。茶油生产车间,10多名工人正有序操作机器给油茶果脱壳、清洗、烘干、榨油、封装……一颗颗油茶果经过十余道自动化机械工序后,变成了高端食用油——山茶油。所产的山油茶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且清爽可口不油腻,不仅能保留食材原有的新鲜,有清淡、不油腻、口味爽滑等特点,还具有去腥的作用,适合煎、炒、蒸、凉拌等食用方式,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欢迎与喜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而油茶籽经榨油后的茶枯饼,也被附近工业园区的企业全盘收购,用于系列纯天然个人洗护、个人护肤和洗涤产品生产再次利用……依靠一条产业链,石潭村将油茶果“吃干榨净”。

在乡镇联点干部的努力下,石潭村玄参种植也与上海医药、康宝林药业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企业提供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管理经验,待玄参成熟后,相关企业上门收购包销成品,破解了村民卖货难问题,黑乎乎的玄参块成了村民心里金灿灿的金元宝。

石潭村的药材玄参种植基地

示范引领显成效,携手共建促发展

如今,走入石潭村,油茶园内满目苍翠,油茶花花姿优美、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毛茸茸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摇曳生姿。在谈到村集体经济的收益时,石潭村党总支书记罗新会信心满满地算了一笔经济账“茶油坊产出18吨精品山油茶,按照每公斤160元,预计产值288万元,除去成本,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再加上玄参和湘莲的产出,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100万元左右,较2022年增长60%以上。”

石潭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的是农户对特色农作物种植的热情。石潭村村两委适时在全村实施“房前屋后一亩油茶”工程和林下套种中药材项目,使产业溢出效益持续放大。全村604户几乎家家种植油茶,其中25%以上家庭实施了油茶+玄参套种,预计直接带动农户增收过万元。

  村民们在茶油坊作业

下一步,石潭村将继续扩大上游的“一产”原料油茶、玄参、湘莲种植,强化“二产”油料加工坊生产加工及品牌打造,计划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将油茶、玄参、湘莲的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相结合,实现“三产”增效,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和质量,在“富民强村”道路上阔步前行。(赵勇 颜益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