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旗委、政府关于“工业反哺农业 二产拉动一产”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去年以来,上海庙镇坚持走好新路子、奋战“千百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 ,通过打造镇级乡村产业发展公司发展矩阵、建立镇村两级联营机制、用活共计经营收益分配等举措,架设起企业与村集体飞地抱团的利益联结桥梁,形成以“报团式”促进“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嘎查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牧民持续增收。
打造发展矩阵,“产业单一”变“多元发展”
为进一步拓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视野,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和工矿企业需求,上海庙镇积极探索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保洁员在清理企业沿线道路(赵伟摄)
在长城三矿的煤炭运输专线上,一台台运煤卡车呼啸驶过,其中一抹抹荧光绿色的身影穿梭其中。“这些煤矿线路保洁都是我们沙章图村的村民,去年由镇党委统筹,与我们村子周边的几家煤矿企业签订了道路清洁劳务服务协议,其中道路清洁的人工部分就由我们所在地村子的村民组成,每天清洁一公里左右的运煤道路,每人每月都有3000元—3500元左右的收入,这项工作不仅能增加我们村集体经济,也能帮助我们部分村民重新就业。”沙章图村党支部书记刘占山说道。
身穿荧光绿服装的保洁员们在工作(赵伟摄)
去年以来,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单打独斗、产业格局小乱散弱问题,镇党委政府出台若干措施加强政策支持,确立“村集体+工矿企业”双轮驱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特别是把服务工矿企业、强化所在地嘎查村主动参与带动作为突破口,重点打造镇村两级联动的发展矩阵。采取“1+15”党建引领企业运营模式,镇级组建海禾乡村产业发展公司,嘎查村社区参与入股,服务于全镇各工矿、煤电企业,15个嘎查村社区党组织在原有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在镇级乡村产业发展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全镇各嘎查村全部成为集体经济发展主力军,有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势头逐渐向好。
洒水作业车辆正在进行道路清洁(赵伟摄)
建立两级联营,“单打独斗”变“飞地抱团”
在煤矿区道路清洁项目中,项目总体由镇党委统筹,海禾公司、泰禾公司申报运营,承包给沙章图村、水泉子村、八一村和哈沙图嘎查实施,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共同体,不断增加农牧民就业岗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将全镇15个嘎查村社区力量拧成一股绳,打破“牧区只会放牧、农区只会种地、矿区只会拉煤”的发展模式,以“飞地抱团”形式联合发展。
海禾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道路清洁(赵伟摄)
目前,经与各驻地工矿企业沟通协调,由镇乡村产业发展公司海禾公司与11家煤电企业签订了103公里、790万元道路清洁劳务服务协议,从今年1月份开始运营,共解决当地转移农牧民就业43名,预计年底将实现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元。
用活受益分配,“一家之言”变“雨露均沾”
为保证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嘎查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镇党委鼓励海禾公司每年拿出一部分收益用来提高集体经济相对后劲的薄弱嘎查村和帮扶脱贫户、监测户和低收入家庭提高家庭收入。”海禾公司工作人员罗鹏怀说。
洒水车正在工矿周边道路作业(赵伟摄)
上海庙镇坚持企民共谋思路,统筹推进煤矿区道路清洁项目,项目建立了成熟的利益联结模式,在组建与分配上,采取“企业+公司+党支部+农牧民”的合作方式,在分配层面,50%作为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10%用于公司运营,10%用于帮扶脱贫户、监测户和低收入家庭,30%用于北部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村分红。
2023年,上海庙镇将继续锚定走好新路子、奋战“千百万”的发展目标,踏实走好转型跨越之路,持续盘活分散的政策资源、项目资源及组织资源,推进集体项目产业化经营,采取村村、村企、村社联建等飞地抱团模式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走联合发展、抱团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实现强村富民新格局,为助力全旗“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上海庙镇 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