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农垦集团饶河农场: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格局初显

来源:东方网    2023-05-17 10:25
来源: 东方网
2023-05-17 10: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上年秋收结束到今年开春,本是东北严寒地区种植户的“猫冬期”,但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饶河农场第二管理区居民王刚和他的家人却没有闲下来,靠着在木耳基地钻眼种菌,每天都会有300元左右的收入。与他家一样,目前饶河农场有数百户居民在公司有机木耳种植基地从事木耳的培育工作,因木耳种养最繁琐的培育工作正好在初春时段,这让饶河农场居民在农闲时,“足不出场”就有钱可赚。

image.png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有了产业,发展就有希望;产业多元化,致富路更宽。

饶河农场是一座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城,生态资源优异、区位特点突出。如何借助资源优势,依靠项目建设引领发展,进而激发公司资源要素活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农场坚持把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打造“山产品种养加工区”“水产品养殖加工区”“粮食仓储加工园”“产业文化创意园”“标准化农业观光带”,通过“两区两园一带”特色产业的持续拓展,不仅实现了农场产业高质量发展,还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及额外的工资性收入。

image.png

“通过去年一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大量的前期准备,我们有机木耳种植基地在今年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规模,木耳椴的数量从1万提升到了7万,种养方法和管理模式也进行了迭代更新。”饶河农场林业管理站站长吕占伟算了一笔账。去年,1万椴木耳为辖区居民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务工人员整体的工资性收入增加了近16万元;今年,木耳椴的数量提高到7万椴,木耳基地用工需求达到200人/天,仅一个月,木耳基地务工人员的整体工资性收入就达到40余万元,以产业带动就业,这个农场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平台。

image.png

近年来,饶河农场有限公司依托山水、田园等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有机木耳种养加工、东北黑蜂蜂蜜研学生产以及乌苏里江鱼养殖等一系列产业项目,推动了公司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了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以特色产业盘活辖区经济发展产业链,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作者:孙桂文 高晓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