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新能源事业部老路梁子66MW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来源:东方网    2023-05-23 13:38
来源: 东方网
2023-05-23 13: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0日17时20分,随着大唐云南滇中新能源事业部老路梁子1号风机缓缓转动,标志着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伍寨乡是云南省重点项目之一,总装机容量66兆瓦,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为1.6亿千瓦时,可满足超6万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年可节约标煤5.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6.15吨,相当于造林1.9万亩,环保效益显著。

10年前,这里荆棘断道,人烟稀少。首批大唐建设者肩扛设备,手拄木棍,艰难行进在茫茫高原,在这里播下了昭通新能源建设的第一颗火种,历时两年建成了该市第一座风电场---大坪子风电场。10年后滇中新能源事业部跟随“先行者”的步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胆探索,用智慧、勇气和汗水继续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星星之火,照亮了乌蒙高山。

image.png

基础浇筑,是意志和严寒的交锋

老路梁子项目集高原、高寒、高海拔于一身,地形极其险峻,气候极其恶劣。在这里,极端低温达-20.1℃,雨雪冰冻天气频发,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项目动工后,工作人员面对的第一关就是环境恶劣。高寒缺氧、长达8个月的雪季交织和疫情反复,仅一个月施工人员就因心慌、气促、头晕、失眠等症状频频退场。面对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以及资料员等人员严重短缺,风机基础浇筑稍有不慎就面临断档,该项目部成立“党团突击队”战时艰,项目部协调搅拌站运输车辆,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性;浇筑专人勘探线路,查勘线路情况,夜间气温低至零下十度,他们也坚持去现场规划入料位置,在沿途一线设置哨卡、会车平台,实时反馈运输车动态,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置,严格把控车辆进场,全员参与浇筑保障,确保及时浇筑。放牛的藏大哥说老是看这群年轻人没日没夜的守着,太冷了,这些孩子真得太辛苦了,就是我们这些当地的老骨头,夜里也是上不得山的,这可怎么熬过来的啊。老路梁子项目部仅用56天完成全部风机基础浇筑工作,跑出了高原风电施工“加速度”。

image.png

大件运输,是担当和未来的交汇

该项目采用的6兆瓦风机叶轮直径达到192米,是目前国内叶轮直径最长的高原山地风电机组,进场道路达70公里,途经三镇十村,坡度陡、路面窄、弯道多、居民用电线路错综复杂,大部件运输面临路障、空障等巨大挑战,把这些“庞然大物”转运到指定的机位上,其难度难以想象。为了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事业部成立专班协调当地政府、交通局等职能部门,升级、改造乡村道路112处。“项目动工我就在工地上开装载机,每个月有不少的工资。今年,家里打算利用运输叶片时修的路,把村里的枇杷拉到市里去卖。”参与风电项目施工的中寨村村民说;“以前从家走路去学校要三四个小时,今年孩子到学校读书,走路只要一个多小时,读书方便多了。”白云的村民说。如今,一条大道串起沿路风景,连接了通向外界的“致富路”,连成了孩子求学路上的“高速路”。

image.png

吊装作业,是力量和重量的角力

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极端天气频频袭来,五月的老路梁子仍飘起鹅毛大雪。如何让这仅轮毂就120余吨的“钢铁巨人”顺利的“站”起来又成了巨大的挑战,面临吊装条件苛刻和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等重重困难,安全的把控是重中之重。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把吊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足,研究编制专项吊装施工方案,解锁单叶片吊装方案,极大程度避免了侧向载荷超出吊车的抗侧向能力,确保了吊装安全。项目团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的工作理念,周密组织策划,通过开展“一风机一方案”的施工方案和“一风机一交底”的安全技术交底等施工组织工作,在吊装过程中,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安全技术交底、起吊前对起重设备吊具进行严格检查、严密周边巡视监控,积极组织各参建单位按照并网节点要求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每天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认真细致地为每一道安全防线把关,在安全允许条件下抢抓窗口期开展吊机转场和吊装工作,首台机组并网到最后一台吊装完成仅用48天。

image.png

前期工作,是付出和努力的回馈

项目部人员顶风冒雪测风速,踏破铁鞋寻机位,昼夜不歇攻专题。“我和项目的同事都很喜欢现在的身份——伍寨新村民,说起山头的地形地貌,就算村里的老人都不一定有我熟悉嘞。”为了便于工作开展,项目部人员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偶有闲暇不是帮老乡种土豆、就是在割牧草,项目部汽车的后备箱里也总是装着各种元件,开关、插座、灯泡……接到求助电话,他们总是如约而至。十几分钟的维修,田间地头的闲谈,筑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他们从进村时大家口中的“领导”变成了如今的“哥”“大兄弟”;从一开始的上门蹲守到如今村民一声声“杂嘟嘟?”(彝语:吃了没)“席默就久哦”(彝语:询问男性是否恋爱)话语中对答如流。在良好的群众基础下,该项目极短时间便完成了前期资源的勘探工作,涉及3村总面积达 13公顷的土地征用工作也仅用时80余天便完成。

image.png?

志不求易者进,事不避难者成。老路梁子全投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滇中新能源事业部致力在光伏和风电新能源产业上打造高原精品工程,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中国大唐“二次创业”路上的排头兵。(刘云霄)

(刘云霄)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