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执法治理效能,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社会理解度、群众满意度,夯实城市管理工作基础,高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城管进社区”工作推进会,明确解答了“机制如何建、目标是什么、责任怎么定、工作怎么干”四大问题,公布了《高密市巩固深化“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并发布12项工作内容、4项工作要求。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工作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建立考核机制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深化党旗红引领城管蓝”服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与社区的融合共治,一体谋划推动城市管理领域问题解决,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力促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同时,完善考核标准,运用多种形式对各中队进行考核考评,根据工作实际,以调阅资料、实地检查及日常工作掌握情况为主要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每季度开展一次打分排名,年终根据平均成绩打分排名。
搭建服务阵地,主动下沉社区
按照“一社区、一站、一窗口”模式,在城区23个社区开设服务窗口,设立“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室(站)”,明确联系人信息、联系电话,设置征求意见簿,接待群众咨询,搭建好城市管理服务阵地。完善联系人包靠台账,健全群众反映问题受理及处置机制,建立问题受理处置台账,形成问题处置“全周期管理”闭环体系,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辖区中队定期到社区报到,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共商共建社区城市管理,建立联络员制度,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社区一旦发生需配合支援的事项,辖区中队将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协同社区解决好城市管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
完善体制机制,丰富形式载体
召开“城市管理进社区”座谈会,交流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及短板不足,听取社区群众代表集中反映意见诉求,并明确下一步工作要求及推进措施。搭建“城管执法开放日”宣传载体,与街道、社区等加强联动,开展“城管宣传咨询会”“开门纳谏听民意”等工作,向群众宣传讲解城市管理的内涵意义、责任体系、工作成效、法律法规及违法行为危害性等内容,用心用情“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将群众意见建议及诉求进行登记并及时解决反馈,切实解决群众城市管理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建立“综合执法+公安+住建”联动机制,发挥联合执法力量,合力攻坚消除困难。
参加志愿活动,夯实创城基础
贯彻落实市文明办关于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每月至少到包靠社区开展4次志愿服务,帮助社区清理小区环境卫生,着重清理绿化带、社区边缘区域积存垃圾及违规张贴的小广告,引导居民有序停放车辆,维护小区环境秩序;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于每周三下午晚高峰协助交警在城区重要路段十字路口进行交通劝导,维护城区交通秩序,保障行人车辆出行安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是完善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是服务群众的有效举措。下一步,高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以更高标准、更高时效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以城市管理“进”的“小切口”促进民生服务“质”的“大提升”,解决好群众身边“可视”“有感”的问题,构建起更加和谐高效的城市管理执法机制,为加快建设富强和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临港新城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