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助力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设 为城市软实力添“魅力”

来源:东方网    2023-05-26 16:07
来源: 东方网
2023-05-26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个家庭,因为母亲的守护而温暖;一座城市,因为女性的参与而多彩。2022年以来,鄂托克前旗紧紧围绕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目标,以持续深化“草原巾帼·朵兰屋热”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开展“巾帼系列行动”为抓手,在思想引领、家庭建设、妇儿关爱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开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局面。

鄂托克前旗举办民族刺绣手工艺培训班

思想引领聚合力。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群众性宣传和教育的活动。举办各级各类妇女恳谈活动32场次、理论宣讲进基层28场次。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培树最美巾帼奋斗者、巾帼文明岗、优秀妇女工作者等先进典型37个,激励带动广大妇女向上向善,争先创优。

巾帼逐梦绽芳华。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巾帼行动”,深化“北疆布丝瑰就业行动”,精心打造巾帼英才“工艺坊”,被市妇联命名为市级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以基地为依托,以妇女需求为导向,举办农村牧区巾帼致富带头人能力提升、“关爱女性健康 守护家庭幸福”母婴护理等相关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名。

  鄂托克前旗开展“零距离倾听心声”妇女恳谈活动

强基固本育人才。揭牌成立巾帼技能人才工作站,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柔性方式引进民族服装服饰、金银首饰制作,民族刺绣等方面的妇女创业带头人、手工艺技能人才10名。举办全旗女少非干部示范培训班、基层妇联调解员业务培训会等培训班,培训基层妇联主席、执委、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300余名。

维权服务强保障。牵头成立“好大姐”婚调委、“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协会、心理咨询协会等调解服务类社会组织4家,与旗司法局联合开设“好大姐”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线上平台,搭建了“以线下调解为核心,线上诊疗为辅助”的工作体系,调解各类纠纷15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80%以上。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举办维权、普法、防艾等各类宣讲活动70余场次,全面形成了尊重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良好氛围。

汇聚磅礴家力量。创新实施“草原额吉”手拉手志愿帮扶行动,协调注册成立“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协会,成功对接110个“爱心家庭”。2022年以来,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救助低收入家庭儿童、妇女及老人122人次,捐资捐物22万余元。

笃行不怠办实事。创新实施“草原额吉”手拉手志愿帮扶行动,协调注册成立“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协会,成功对接110个“爱心家庭”,被评为全区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救助低收入家庭妇女、儿童及老人122人次,捐资捐物12.3万余元,不断深化“贫困母亲”救助行动,为6名“两癌”患者争取全国妇联“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资金6万元。

笃定前行,不负韶华。下一步,鄂托克前旗将聚焦引领联系服务职能,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妇女群众,凝心聚力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加快推进“四区”建设、为奋进鄂前旗新征程上贡献巾帼力量。

图文:闫丽、张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