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聚焦财产查控数据杂、执行流程节点多、规范管理难度大、沟通反馈耗时长等堵点难点,围绕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而依法终本的案件(简称“终本案件”),依托浙江法院一体化办公办案平台开发上线“终本案件动态管理”应用,构建全环节赋分品控、全域化协作协同、全流程智能监管为特征的终本案件动态管理体系,推动执行精细化、高效化、规范化,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2年9月应用上线以来,完成终本案件核查33560次,自动核查案件2319件,涉及终本执毕金额4100余万元。
一、细化核查要素,提升终本案件质量
一是聚焦问题打造场景。针对终本结案中存在的随意终本、带财终本、违规终本等问题,依托数据增量开发模型打造终本案件核查场景,通过OCR等数字手段识别抓取案件系统节点、文书关键词等要素,智能赋办案流程,对节点失范案件进行预警、反馈。二是归集要素生成报告。解构终本案件程序要件,全量归集数据要素,围绕执行办案5个阶段,细化29项111个核查节点,通过程序要素比对碰撞、随案问题归集分析、智能分析瑕疵隐患,一键生成核查评估报告,平均核查时间从人工校验的30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三是分类管理畅通渠道。完善终本结案规程,细化7项判断规则,在数据清洗、合并过滤、智能分类基础上实行案件分类标签化管理,深度研判债务人履行能力,督促预警自动履行,加强与拒执失信惩戒、破产重整救治、个人债务清理的配合衔接,畅通终本案件退出渠道“末端梗阻”。
二、推动全域协同,优化终本执行效能
一是强化事项协同,便利“财产发现”。按照“应用监控定范围、协同响应求精准”的协作事项要求,打造“终本案件动态管理”应用财物智能查控模块,聚合房屋土地、银行存款、有价债权等8种财产形态数据,搭建“线上+线下”全渠道案件财产线索捕获矩阵。二是强化场景协同,实现“数据碰撞”。将财产查控、执行协控、失信惩戒等11个细分场景汇集终本应用数据中台,整合案件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勾勒执行当事人“画像”,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三是强化组织协同,延伸“执行触手”。推动县委出台《关于建立终本案件“控增量、去存量”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完善执行悬赏举报、村镇支持执行、代表执行见证等工作机制,以“无讼村社”创建为载体,发挥村社干部协助执行作用,构建终本案件“村社出清”责任体。
三、重塑制度体系,实现终本管理变革
一是流程可视强监管。基于“过程—结果”的双重管理理念,通过应用数据中台可视化配置,实现各执行节点整体关联、数据交互、监管集成,构建“数据即时反馈数据、智能引导办案、精确防控风险、宏观调控进度”的流程监管闭环,做到终本案件管理底数清、措施实、责任明、效果好。二是分段集约优配置。出台《磐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分段集约人员调整方案》,开展执行指令统一指挥、执行人员统一调度、执行事项统一标准为核心的分段式执行集约化改革,有效解决终本恢复执行操作性不强、考核指标耦合性不强、人案矛盾突出等问题,实现执行资源优化配置,办案力量灵活整合。三是细化指引强保障。协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引》,开展终本执行实施规范标准化建设,推动金华市各基层法院终本案件要件判断统一化、流程步骤精细化、执行过程透明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执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