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首批18条服务举措 北交所提升市场服务质效

通过坚持开门办市场,推动服务精准直达市场主体,着力构建理念更鲜明、方式更直接、参与更广泛的“大服务”格局。

出台首批18条服务举措 北交所提升市场服务质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3-06-05 07:2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3-06-05 07: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服务。6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 全国股转公司提升服务能力综合行动方案》,旨在强化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首批服务举措共18条,后续将根据市场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服务举措。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立足市场发展新阶段新起点,对前期市场服务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和重构,旨在通过开展提升服务能力综合行动,不断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市场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加快建设服务型交易所

提供优质服务,既是交易(场)所的基本职能,也是增强市场吸引力、形成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前期,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立足市场定位,聚焦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等各类市场主体需求,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市场服务质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中心任务,立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于交易所服务的共性和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特性,提出创建“开门服务、直达服务、精准服务”的“三服务”品牌。通过坚持开门办市场,推动服务精准直达市场主体,着力构建理念更鲜明、方式更直接、参与更广泛的“大服务”格局。

开门服务是指把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作为工作出发点,全面实施服务内容清单化管理,深化阳光审核、透明监管,持续优化服务体验感、提升服务便利性,引导和鼓励市场参与主体建言献策、加强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护航市场高质量建设。比如,《方案》提出上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站式”业务办理服务系统,实现信息披露、日常业务办理、关键人员信息报备、董监高持股披露等电子化办理,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直达服务是指紧密围绕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坚持深入一线、直达基层,做到“有呼必应,直通快办”,落实一批“便企惠企”举措,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困难事、操心事。比如,《方案》提出开展北交所“三服务”全国行系列活动,分地区、分主题走进企业、走进投资者、走进会员,着力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激发市场活力。

精准服务是指聚焦服务对象和内容精准性,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紧密结合中小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核心市场参与主体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服务协同性,分类型、分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形成鲜明服务特色。比如,《方案》推出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综合服务计划,构建了挂牌上市、融资交易、产品服务等全链条服务体系,更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改革创新引领估值修复

大力加强服务的同时,北交所持续深化改革步履不停。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北交所已从平稳开市运行逐步迈向规模攻坚、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站在新阶段新起点,北交所将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大力加强改革创新,推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和比较优势。具体而言,主要是“三个着力”。

着力增加优质企业供给。一方面,完善发行上市准入安排,进一步提高效率、明确预期,降低企业上市成本,让优质企业更好更快对接北交所上市。既用好用足现有制度安排,推动优化辅导监管等要求,强化流程衔接,又研究拓展优质中小企业到北交所上市的路径。同时,坚持市场化方向,完善发行定价制度,推动形成良性新股发行生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促进公司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提升。

着力改善市场交易活跃度。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年化换手率约190%。后续随着优质企业增加,市场深度和吸引力将同步提升,改善市场流动性基础。一方面,持续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扩大混合做市、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充分发挥制度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提高投资者参与度,支持公募基金加大对北交所上市公司投资力度,丰富市场指数体系和基金品种,为各类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创造更好条件。

着力打造可持续市场生态。一是推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行业机构深度参与北交所市场建设,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投入,提高工作质量。二是主动加强与产业、科技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协同,引导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更多向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团队认为,在融资端,北交所顺应我国高质量发展趋势,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在投资端,北交所不断优化制度与规则,提升市场吸引力与参与度。中长期看,随着从供需两端改善市场生态、激发市场活力,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吴科任)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