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引领基层警务效能变革

来源:东方网    2023-06-05 11:29
来源: 东方网
2023-06-05 11: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公安局抓住“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契机,理顺关系、优化机制、调整警力,实现了“精研情报、精细指挥、精准管控、精准打击”的良好运行效能。

一、整合架构,一体化运行基本成型

结合警力现状、机构情况、治安形势,以“三个合一”模式,推动架构和运行的一体化。

(一)三心合一,实现职能集中。建成总面积500平米的“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将情报指挥中心、合成作战中心、反诈中心“三心合一、一体集成”运行,成为“警力一室办公、手段一屋共享、指令一键下达、工作一体运行”的战斗实体。

(二)三岗合一,实现警力集约。按照“晰职赋权明责”的思路,将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合成作战三个岗位、18名民警划分小组,推行“1+2”专职指挥长模式,民警除本岗位任务外,轮流担任专职指挥长,形成了“三岗合一”运行机制,实现警力集约化使用和专班一体化运转的结合,既锻炼了情指民警统筹、指挥能力,又实现了“情、指、行”耦合关联,更提升了研判指挥支撑处置效率。

(三)五权合一,实现资源集聚。有效整合警支、刑警、治安、禁毒、交管等五个部门的人员、权限、资源,授予一体化专班最高权限,情报信息共建、共享、共联,“7×24”小时全方位服务指导实战,实现了工作一体化运行的“化学融合”和手段、权限、资源管建用的“高度统一”。

二、理顺机制,体系化运转逐步顺畅

按照“建制度、畅机制、强运转”的思路,以“三个一”工作为切入,搭建了顺畅的运转体系。

(一)建立一套制度。针对前期工作中遇到的指挥不权威、响应不及时、意识不敏锐、操作不规范、流程不闭环等问题,结合实战运行情况,从情指中心管什么,基层所队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率先制定了《“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业务汇编》及操作规范,推动实现了以制度管事,以规范促效。

(二)形成一个体系。在专职指挥长制度基础上,构建“1个指挥长+情报、调度、技术、舆情、专项5个工作组+N个基层作战单元”的1+5+N工作机制,坚持平战结合,推行24小时值守和盯办工作机制,同步固化“研交办督结”运行流程,形成“中枢统筹、警种联勤、响应处置”的架构体系。

(三)推动一个转变。一是运行机制上,从警种条线思维转变为“情指统筹、警种牵头、属地主责”的警务流程新模式。二是工作方式上,从对重点案(事)件和重大警情的单一技术支撑、被动响应,转变为预警分析、综合研判、联勤调度、技术支撑、快速处置、盯办问效的全面统揽。三是角色定位上,从幕后“工作者”转变为集指挥、调度、盯办一体的前台“指挥官”。四是服务大局上,推动从公安“小闭环”转变为党政“大闭环”。

三、服务大局,实战化运用显著凸显

通过整合架构、理顺运行、重构定位,一体化实战化效能有效释放,实现“三个提升”。

(一)治安态势把控有力提升。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作战平台,聚焦民生关切,统筹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电诈预警、维稳打击等工作,对辖区警情分类监测、每日通报、主动干预,研判成果以指令、专刊的形式推送警种部门核查处置、盯办落实。2022年,伊金霍洛旗行政受案、刑事发案、传统侵财案件发案、电诈发案、电诈财损同比均大幅下降,命案、群体性事件、公安领域公共安全事故、涉毒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实现“五个零发生”,取得近20年来全旗命案首次“零发生”的历史性突破,推动伊金霍洛旗治安大局实现“五降五升五零”。

(二)风险感知防控有力提升。整合各个警种情报的抓取渠道和手段,搜集上报情报信息线索223期,推送预警信息1000余条,核查布控重点人员4800余人次。对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以《公安信息》方式推送党政领导、提请督办,实现将涉稳线索推送落办过程变为推动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源头化解稳控的过程。2022年以来,重大风险预警率、行动性线索核查稳控率、涉警负面舆情管控率做到三个100%,实现了“五个严防、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三)研判支撑质效有力提升。加强每日研判、专题研判、综合研判等制度建设和执行,研判广度、深度、效度得到拓展。2022年,形成专题和战略研判36篇,部采1篇、厅采7篇,战略研判成效全市第一;配侦各类案件29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3名,抓获网逃17名、涉毒人员13人,帮助16组家庭走失人员实现“团圆”,助推全局警务实战效能大幅提升。(折磊、方飞龙、王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