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同行·e起潮玩 杭州市西湖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玩出新花样

来源:东方网    2023-06-05 11:55
来源: 东方网
2023-06-05 11: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展示杭州市西湖区非遗保护成果,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链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2023年西湖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过“市集+工坊+沙龙+游艺”模式,融合创新,以市集带动、非遗互动、艺术联动、对话驱动等方式,整合文化社群碰撞、公共性手工艺体验、茶·向未来对话、亚运文博添彩等多项文化休闲亮点,为人民群众带来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也进一步推动西湖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打响西湖文化品牌,打造高水平开放实践范例。

image.png

“非遗同行· e起潮玩”。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于6月3日10:00-16:30,在具有西湖特色的“最艺术”分中心——艺创小镇举办,20个非遗手工艺摊位,2个流动非遗工坊,3项传统体育游戏游艺,1个茶会沙龙...2023,在这里,“遗”起同行!

现场都有哪些亮点?

古茗对话人类非遗;乾隆年间“御香局”家族传人带你挤“线条”;用“宋代营造法式”做一张有温度的木凳;来“考古摊位”体验挖掘宝藏的乐趣;玩一波宋韵传统游戏;汉服游园及少数民族服饰拍照体验……各种传统文化体验与新思潮在这里碰撞。

指间技艺主题的非遗市集;硬工业风的水泥城堡;废弃矿山形成的“小冰岛”;博物馆群、画廊、艺术品商店……这里有文化,更有“文化+”,汇集了非遗、艺术、工业、新消费于一体,且看传统文化元素,如何链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image.png

  怎么玩才最夯!

“小镇驿站”领取打卡地图,按照攻略集满10枚印章至指定店内消费享受优惠——现场还有各种拍照打卡点,大小朋友都玩得尽兴!

近年来,西湖区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在地体验、文旅消费等多元素聚合,立足民生打造文化共富西湖模式。统筹推进区域民生实事项目整体性保护,努力推动文化跨领域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各方参与、良性循环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态势。非遗传播活力值满满,文化名城打造更具匠心。

image.png

目前,西湖区共拥有人类非遗1项,省级9项,市级24项,区级58项,非遗保护传承布局及体系不断健全。本次活动,作为我区“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邀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鲁华芳、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茶艺与茶营销专业教师李莉、资深茶人杜亚辉、古茗联合创始人之一阮修迪、律师赵启新,就茶非遗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联动对话,同时,也以此次“茶·向未来”沙龙为契机,拓宽非遗融入生产、生活的渠道,进一步激发非遗项目活力,放大全区茶文化、茶经济、茶旅游的能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