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税务局将青年干部培养作为工作重点,从选拔挖掘、培养使用、保护激励等方面集中发力,培厚青年干部成长的土壤,探索“轮岗”实训机制,打造“星光”课堂,搭建起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不断拓宽青年干部成长成才之路。
以“星光”课堂“育好苗”,加大“火候”催熟“夹生”干部。玉门市税务局秉持“半懂不懂就是不懂”的原则,坚持以学促干、以干促学,以“星光”课堂为平台,通过“双培工程”“师带徒”“业务骨干轮流上讲台”等方式,以老带新、中青结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是开展税务新人“三色”课堂。“红色”廉政课堂、“绿色”入职座谈、“蓝色”导师课堂分别从纪律、思想、技能三个维度为新录用公务员筑牢地基,通过“仪式凝聚、导师指引、典型激励、活动融合”多措并举,共同发力,落实导师制度,实行源头培养,不断夯实人才基础。二是开展青年干部“夜校”培训。每周二晚上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提前与各业务股室对接,结合当前重点涉税工作,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挑选业务骨干担任主讲老师,组织全局4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参加培训,“案例式”和“探讨式”相结合,学习不同类型税收征管知识,催化干部“夹生”现象,靶向式补齐“业务夹生”短板,形成一个干部就是一名骨干的良好工作劲头。三是开展“个性化”自主培训。玉门市税务局将年轻干部依据不同业务类型划分成三个自主学习小组,每周四晚上开展一次自主学习培训。结合“五师”、岗位大练兵等考试,依据干部自身学习需求,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以“针对性”强化“专业夹生”弱项,锻造“专精深”的“成熟”干部。
以“靶向”轮训“施好肥”,培植青年干部成长的土壤。为持续拓宽干部实践渠道,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玉门市税务局结合青年干部个人学历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和岗位交流情况,有计划地将机关党务、政务、业务和基层分局的青年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不断优化人员配置,为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实行初任“一线制”轮训,促进新人快速上手。新录用公务员入职以后,先到基层分局一线岗位学习锻炼,再到其他岗位工作,促使新人全面熟悉掌握税收政策,学习相关工作流程和业务技能,从“外行人”快速向“内行人”转变,有效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实行“双向选择机制”,确保人岗相适。充分结合干部的个性特点、业务特长、培养方向以及目标岗位的胜任力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摸底,变“灌输式”培训为“参与式”培训,使干部通过参与不同岗位实践锻炼培训,达到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和处理不同业务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学干互动”。持续追踪问效,变“课程结业式”培训为“动态跟踪式”培训,使干部岗位轮训真正发挥实效。三是实行“潮汐式”岗位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在征收分局征期业务相对集中、工作量大的时间段,安排股室、分局的青年干部到窗口轮训协助办理业务。在业务股室面对急、难、重等任务时,组织大厅和分局青年干部轮岗到股室进行集中的办公,集中力量完成重点、难点工作任务。人员的合理调配使用既保证了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又让青年干部有了多个岗位的实践经验,有效提高了工作能力。
以人文关怀“护好苗”,提升年轻干部凝聚力向心力。玉门市税务局以“共赢、向上、尚善”为主题,努力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一是持续开展“读书、明理、修德”活动。在总结以往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鼓励干部通过好书分享、经典诵读、成长感悟分享、户外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二是注重人文关怀。玉门市税务局秉持“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原则,做好青年干部人文关怀,让干部体验到“线上线下”的双重温暖。通过工作微信群、电子贺卡、数字人事祝福等方式,为职工送上生日、节日的祝福和廉政的提醒。线下通过座谈会方式开展有声有色的干部建言,听取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方面的意见建议,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利用业务时间开展足球、排球等小型体育比赛,鼓励干部参与身体锻炼,释放工作压力,让职工关怀层层延伸。
且以青春添“能量”,星光不负赶路人。“星光”课堂、岗位“轮训”、人文关怀等干部培养措施有效敦促青年干部“小步快跑”,在未来成长为“哪里有需要,就能在哪里胜任”的能力强、专业足,素质硬的干部,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为玉门税收事业赓续发展提供坚强人力保障。(刘艳 王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