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终于搬家了!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
这是荣县梧桐街道望景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入驻搬迁仪式上,1名辖区居民的“真心话”。望景楼社区的服务阵地搬迁带来的不仅是社区位置空间上的“焕然一新”,更是社区治理服务的“贴心升级”。
近年来,荣县依托四川级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落地梧桐街道、梧桐街道望景楼社区、梧桐街道凤凰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性运用“一核四化”工作法促进社区治理服务精细化,助力荣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一核心”,聚起社区治理“朋友圈”
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秉持“党建引领 服务至上”理念,从健全“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党组织体系出发,创新运用“社区大党委”、“兼合式党支部”联动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等,强化治理与服务网络,整合丰富的治理与服务资源,构建起辖区4家政府部门、10余家企事业单位、20余家商户聚力参与的治理“朋友圈”。
(二)以阵地打造为依托,促进社区治理场景化
梧桐街道凤凰社区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2800余平“和美梧桐”阵地在空间布局、运营创新上都实现了升级,优化街道“四站合一”功能,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提供赋能培育、交流提升、宣传展示的共治阵地;为居民提供电商直播服务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丰富、全天开放的全龄友好共享阵地。凤凰社区升级“邻里会客厅”为“永珊讲堂”,融党建教育、图书借阅、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多功能于一身,已成为荣县首屈一指的社区综合服务空间;望景楼社区则将阵地从偏僻难找、服务缺失的角落整体搬迁至了交通便利、便民利民的要道。以“景邻荟”、“景创直播间”、“永珊讲堂”、“和美梧桐”为代表的服务场景,折射出荣县社区治理最后1公里的“空间贴心”。
(三)以服务购买为支撑,促进社区治理项目化
秉持“专业服务 精细服务”的原则,荣县发挥试点的资金的“引子”作用,通过政府服务购买引入5家专业社会组织、1家心理咨询机构、1所高校团队,建立由省内知名高校教授和资深行业专家构成的社区治理专家库,开展专业服务项目8个,提供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一老一小服务、心理健康服务、课题调研等服务,开展活动130余场,服务人次上万人,以“桐枝森森”、“桐花朵朵”、“望景便民”、“凤凰赋能培力”等为代表的优质项目,培育出17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居民、创新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探与宣传方式、“望景便民”服务动员10余家企事业单位常态化便民服务、4个“心灵驿站”成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支持,展现出荣县社区治理逐步迈入规范化、项目化。
(四)以精细服务为内容,促进社区治理专业化
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一是提供覆盖“一老一小”的普遍性服务,“凤凰桑榆”关爱社区老年人、“凤凰童行”关注留守儿童;二是提供精准服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个案咨询、团体辅导、家庭教育培训;“桐学桐治”社会组织培训、“凤凰加油站”赋能培力等;三是结合本土特色,创新服务供给,结合社区待业人员就业创业的需求,提供以公益性直播电商就业技能培训与免费“景创”直播间使用为亮点、以“舌尖上的“凤凰”社区厨艺大赛动员社区居民关注社区治理、参与社区治理;四是规范社会慈善资源的参与渠道,成立2支社区基金,收到定向捐赠资金6817元,实现参与渠道的规范化。创新专业服务与特色服务,标志着荣县社区治理正转向专业、优质。
(五)以便民程序为支持,促进社区服务智慧化
一是开发“智享梧桐”便民服务小程序,搭建“街道-社区”两级智慧便民线上综合性平台,推进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治理效能。二是以智慧平台为载体,探索“社区引领、社工执行、社会组织支持、志愿服务实践、线上线下资源汇聚”模式,居民动动手即实现预约办事、活动报名、意见征集等功能,以智能化实现“一键预约线上理 居民办事少跑路”。
未来,荣县还将继续完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框架,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品质,推动新时代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