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西坞街道:“微改造、精提升”重焕水乡生机

来源:东方网    2023-06-14 13:20
来源: 东方网
2023-06-14 13: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image.png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奉化西坞古镇的风景就是韦庄《菩萨蛮》的最佳写照。这里有雾满拦江,有石拱临河,还有阡陌相连的古弄和伫立在江南烟雨下的美好建筑……

这个被水系温柔环抱的古镇,满足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大部分想象。然而,西坞的基础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多年未曾翻新,大部分旅游资源也处于待开发阶段。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为契机,在闲置的景观资源中,当地政府选择了西坞粮仓作为微改造首枪。

西坞粮仓是旧时西坞的一个小小地标。粮仓原名奉化市西坞粮站第二仓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位于西坞街道的东江河沿岸,利用砖墙承重,仓内设有10个仓库,占地总面积约6亩,自建设以来一直作为西坞街道主要的粮食贮存处使用,是西坞街道现留存度较高的粮仓建筑,先前处于闲置状态。

为助推特色乡镇文旅业发展,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水乡旅游,西坞街道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专项工作,将现有的粮仓建筑进行修缮提升,打造成高性能文旅综合体,赋予粮仓新的时代功能和新的文旅内涵,盘活水乡资源。

不仅如此,以西坞粮仓的改造为基础,西坞街道对辖区现有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在西坞粮仓原仓内,投资2800万,建造了涵盖游客服务区,露天观光公园,摄影展示区,城市文化书咖,进一步抬升西坞粮仓景区地标的地位,提升文旅综合影响力,辐射西坞街道各地区,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改造提升完成后,粮仓将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展厅、西坞非遗文化体验与展示区、露天观光公园等区域,让传统建筑焕发新的活力。

从小切口出发,精准把握旧有建筑的发展潜力,“微改造、精提升”专项工作延展了西坞粮仓的时代深度,以西坞文化了解地、高雅艺术享受地、休闲旅游观光地与“双中心”实践探索地作为西坞粮仓的整体定位与发展目标,使其成为一个既融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社会功能,又符合当代文化和旅游需求、同步接轨市场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林妍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