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和新商科卓越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浙江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中美合作项目十周年庆典在杭举行。来自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院校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王建明教授以“AACSB核心能力视角下‘一核双翼四驱’市场营销中美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为题,详细介绍了浙江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中美合作项目的十年发展历程,并突出了该项目在师资情况、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成效等方面的优秀表现。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强调了该项目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建明作主题报告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以“新实践与新理论的知识旋转门”为题做演讲,提出了幸福产业的概念,探讨了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幸福产业以满足人类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为导向,具备健康、绿色、时尚和智慧等特征,成为新兴产业的热点领域。白长虹教授通过深入研究案例,如“乌镇模式”和弗洛伦萨小镇商圈,详细探讨了幸福产业与价值观的紧密关联,并对幸福产业的交叉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演讲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章旺教授做了“数智时代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基于商科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产教融合两大抓手,需要完善基于能力培养的商科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他还介绍了推动商科人才培养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123456工程”,旨在深化商科综合改革。陈章旺教授强调了学院办学特色和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他呼吁学院应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特色,包括专业特色、校园建设特点和师资队伍特色,并注重构建隐性特色,如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商科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商科人才。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章旺教授演讲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明玉教授以“商科人才的能力培养与性格塑造”为题,强调了商科人才的能力培养与性格塑造。他强调要通过“四商”培养“四力”,即通过智商、情商、胆商和韧商,分别培养前瞻力、亲和力、决断力和意志力,同时提出了提高战略能力、个人执行能力、路径选择能力的举措。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明玉演讲
围绕“新商科卓越人才培养”话题,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福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从数智时代的商科人才培养创新、中国特色市场营销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商学院未来形态等方面,多维度展开思想碰撞。
在圆桌论坛中,五位兄弟院校领导就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和新商科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展开讨论。张冀新教授指出,人才培养应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万绪才教授指出积极调解学生不愿出去、不能出去的问题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孙景兵教授指出应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升其创新能力以培养综合型人才。许能锐教授指出学习企业实践经验有助于解决师资与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谌飞龙教授指出应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及政策环境变动,以应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变动。
圆桌论坛
合影留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往昔,十年栉风沐雨,收获桃李满园,展望未来,浙江财经大学中美合作项目将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和新商科卓越人才培养的新征程中,乘风破浪,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