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获联合国教科文特别推荐!端午至,以茶为礼,向世界道声安康

来源:东方网    2023-06-19 11:59
来源: 东方网
2023-06-19 11: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盛夏意浓,端阳翩至。家家户户采艾叶、菖蒲,捆扎成束,插于门楣。草叶香气中,系上五彩绳,剥一枚粽子,再配上一杯茶,端午才算真的开始了。

端午节里的“茶”缘

追根溯源,端午有些特别,它不是一个庆祝的节日,而是禳灾纳吉的节令。

在古人眼里,端午时值仲夏,潮湿闷热,百虫活跃,是疾病流行的季节,但也发现,正因是仲夏万物皆盛的时节,草药也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时候。于是,在这一天,人们上山采选百草制成茶,品饮、礼赠,不仅可以消散盛夏暑气,也能为自身和亲友驱毒辟邪、祈愿安康。自此后,慢慢地,大江南北便都认识到端午饮茶,尤其是绿茶的健康益处。

绿茶作为中国国饮,它的健康价值也被世界认可,位居联合国推荐的六大健康饮品之首。就在近日,极具权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将中国高端绿茶品牌竹叶青选作为国际茶日特别推荐用茶。能够作为中国茶代表礼遇全球,是因为竹叶青的高端品质称得上“万里挑一”。每一颗都是来自世界绿茶发源地——峨眉高山、明前采摘的茶芽,1克论道级竹叶青,更要从1000颗茶芽中精选。即使在盛夏,也能喝到四季如春的鲜爽。

一杯中国茶,更解安康意

过去端午是古人为了向自然祈祷身体的健康而生,经过千年流变,端午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安康意涵”。

盎然春意未散,夏日氛围又起。大家相约好友奔赴自然——去露营、旅游,感受山水洗礼;在惬意的午后,阳光绿意里,与知己对坐品茶;茶汤嫩绿里,有诗和远方,在茶芽沉浮中,体悟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也逐渐感受到内心的丰盈。现代人对安康的向往,就是开始重新审视幸福的标准,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哲学领域知名学者、大观学者——刘擎教授看来,当下每个人都格外向往“诗和远方”。这种普遍倾向的背后,其实是时代迅速变化、行业剧烈竞争、价值观的单一趋同,人们沉湎于大量短平快的资讯,但仍茫然若失。所以现代人格外需要一本书、一杯茶的时间,停下来、静下来、慢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这个自我审视与反思的过程,就像品茶一样,总是先苦后甜,然后才能得到内心的丰厚与成长。杯中茶芽上下沉浮依然安定,无论顺境逆境,人也要在上下浮沉的境遇里,找到内心的自洽,品出人生的回甘。

正如历史学者钱文忠所讲:“茶提倡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教我们以平常的态度面对生活,缓解压力,重新找到生活的动力。”他还提到,恩师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每日早餐仍要配上一杯绿茶,就是因为在茶芽沉浮挺立之间,所有烦忧都会烟消云散。茶越喝头脑越清醒,越喝心胸越开阔,越喝心情越美好,这样生活便会安康。

  以茶为礼,祝愿世界安康

年复一年,端午迄今已有千年,人们将种种美好祝愿附丽其上,带着安康期盼,奋力向前。今天,端午安康是身心健康、合家安康、国泰民康、更是世界和平与安康。“端午”在千年岁月的演绎和推陈中,成为了被联合国认证的唯一非遗中国节,“端午安康”也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凝结成为一种全球共通的情感符号和精神象征。

与端午相似,源于中国、各地生根的茶,同样是中国带给世界共享的文明财富。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世界非遗名录;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度选择中国茶竹叶青作为国际茶日特别推荐用茶。至此,从“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礼宾绿茶”、“第二十一届投洽会礼宾用茶”,“2023达沃斯·财新国际圆桌礼宾用茶”到近日走入联合国,竹叶青已多次作为大国之礼的代表,共襄全球宾客。

这杯频频立于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茶,早已不只是一杯健康饮品,更是凝结自然灵气、千年匠心、悠久历史的文化载体,在端午之际,传递着中国对世界和平康泰的美好愿景,更以竹叶青之名荣耀国茶,在茶和天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端午佳节传承至今,中国人习惯把所有安康祝福都沉淀积蓄在一杯茶里。在这杯茶的回甘里细细品味,不仅能品到生活的甜,也能体会对老友的牵挂、对家人的惦念、对师长的恩谢,以及对国家和世界最朴实真切的安康祝愿。粽子虽不能天天吃,茶却可以天天喝,以竹叶青为礼,赠亲友、赠家国,也赠世界,祝愿端午安康,更祝安康不止端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