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发!青岛轨道交通落地试点 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应用

来源:东方网    2023-06-20 14:45
来源: 东方网
2023-06-20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20日,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应用在青岛轨道交通4号线的张村站和科苑经七路站正式落地试点。

该项目是在人民银行研究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在青岛地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数金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实现了无网无电状态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地铁过闸通行。用户添加联通或电信SIM卡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至数字人民币APP,将硬钱包与中国银行个人数字人民币软钱包关联,在手机无电(或关机)状态下,仍然可以通过手机NFC功能“碰一碰”完成支付,并且实现了共享个人软钱包余额的功能,无需额外充值。

该应用的过闸平均交易时间约为260毫秒,低于300毫秒的交易时间行业标准要求,在公交、地铁等小额高频的公共交通场景具有积极的示范推广意义,也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公交、地铁等场景的业务指引、技术标准、检测标准以及产品升级方面贡献了积极的试点经验。该应用的交易过程采用国密算法,在技术上充分保障了交易安全性。该应用验证了数字人民币离线交易功能,提高了支付工具的多样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了因手机无电、通信网络覆盖不到等因素带来的使用障碍,充分满足了公众对支付工具安全、易用的要求,是数字人民币“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下一步,青岛将继续丰富无电无网支付应用,探索手机eSE、IC卡等不同载体、各试点运营机构的硬钱包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无电无网支付场景覆盖,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

关于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018年初以来,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组成中电联联合项目组,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与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和运营商优势,将数字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结合,在硬钱包研发试点方面保持创新领先,推出了一批面向C端、B端、G端的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普惠、便民、安全的场景服务。中国银行作为“双奥银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提供了数字人民币软钱包、硬钱包兑换、充值、赎回等全流程服务,实现了冬奥闭环场景内全产品、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服务,先后结合服贸会、进博会等主题发行了数字人民币异形硬钱包,以及虎年、兔年生肖主题硬钱包,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应用及推广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此次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在青岛轨道交通的落地试点,即采用了基于SIM卡的硬钱包模式,通过预制个人化数据的方式,将SIM卡硬钱包与中国银行个人数字人民币软钱包绑定,再通过中国银行提供的单离线扣费接口,实现了无网无电状态下交易、延时联机支付扣费的创新功能。SIM卡具有安全、普惠、便捷等特点,与数字人民币钱包相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园区、商超等小额高频支付场景。

关于数金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数金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数字金融和绿色低碳的数字金融科技企业,深度参与了数字人民币在轨道交通场景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生态建设相关工作。公司按照“基于公共服务领域领先的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商”的发展愿景,以数字金融为主线,以智能合约和区块链两大平台为技术底座,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创新运营和技术研发能力,上线了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并在上海实现异地展业落地了“沪碳行”,研发上线了基于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钥钱吧”、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资金监管平台“智金卫士”、数字人民币促活营销平台“聚数惠”,建设运维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展示体验中心,承担数字人民币(青岛)创新实验室运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