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员工已上岗!格灵深瞳智能巡检机器人助力轨交运维智能化转型

来源:东方网    2023-06-21 09:43
来源: 东方网
2023-06-21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摘要:推动轨交运维智能化进程

2023年度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 (Vision And Learning SEminar, VALSE)于6月10日至12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江南大学、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无锡市计算机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协办。

作为业界知名的权威学术会议之一,本届VALSE会议内容精彩纷呈,150余位国内外一流学者分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企业,格灵深瞳受邀参会。格灵深瞳轨交运维业务线负责人龚月在机器人具身智能workshop环节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了格灵深瞳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轨交运维领域的应用成果。

AI赋能轨交运维格灵深瞳助力轨交行业数字化发展

中国轨道交通行业一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现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轨道交通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轨交运维领域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人工作业工作量大、检修环境复杂、巡检工作劳动力短缺、传统巡检工具和手段易漏检并且难核查等。针对上述问题,格灵深瞳推出了智能轨交运维解决方案,以期用更加智能化的方式完成轨交运维场景下的各项工作。

格灵深瞳轨交运维解决方案由智能巡检机器人、360动态监测系统和列车智能检测系统组成,通过对列车各零部件的多维数据的智能分析,实现自动化的故障或缺陷检测,助力轨交运维数字化发展。

AI员工上岗,巡检机器人运维更加智能

在格灵深瞳强大的视觉感知、规划控制以及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化身为AI员工,上岗工作过程中自主性强,可实现无人化管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自主纠偏、自主避障,并实时规划行驶路径;小型化越野底盘的设计使得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可进行跨坑道作业和多机器人协同作业,团队协作效率赛高。

格灵深瞳自研的机器人遥感技术兼具了虚拟示教、实体执行、虚实结合的特点,龚月在现场介绍道。通过机器人虚拟示教技术和机器人遥感技术,工作人员只需在虚拟场景下确认机器人采集点,通过机器人遥感技术将点位序列投影到真实空间,这样就完成了机器人的在线示教流程。目前,这套技术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开始应用。

  从高铁走向地铁,格灵深瞳轨交运维项目落地实现“并蒂开花”

目前,格灵深瞳自主研发的列车智能检测平台已经成功在高铁和地铁线路上实现落地应用,同时正在推进高铁和地铁检修机器人项目的试点测试工作。龚月介绍道,“在动车领域,我们联合某市动车段举行了一次规格较高的竞赛,我们的方案以领先第二名近一倍的总分获得冠军,此后公司的智能轨交运维解决方案将在某一线城市动车段正式投入使用。另外,目前我们的业务也拓展到了地铁路线,部分城市地铁列车的日常巡检工作,也由格灵深瞳提供算法服务。”

东方财富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2023年-2025年我国铁路投资额有望达到8400亿元,较2021年-2022年提升近1000亿元,我国铁路市场已进入复苏周期,客运与货运有望并进,早期投产的高铁和城轨车辆部分已进入高级修和大修阶段,维修保养市场将会成为轨交行业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量。

未来,格灵深瞳将继续在轨交运维领域深化布局,提供更加高效的“AI算法引擎+智能前端设备”的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优秀的产品方案助力轨道交通行业运维、巡检工作迈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