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公安厅和市公安局关于“情指行”警务模式的总体规划部署,鄂托克前旗公安局党委班子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结合旗情、局情等特点,从机制建设、队伍管理、实体运行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以整合警力配置、融合数据资源、集成手段应用、优化警务流程等方面出发,推动形成“情指部门牵头、警种力量合成、纵横贯通一体、集群攻坚作战”的工作格局,着力构建“风险防控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警务数据融合共享、警种优势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同步应对”的“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警务模式,为旗委、政府、旗公安局党委和各实战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构建了“情指行”一体化工作机制,使警务运行更加科学。一是领导重视、高站位推进。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合成作战模式探索的经验,以“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理念,构建组织体系、创新运行模式、规范工作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配套制度、制定推进措施、强化运行保障、严格工作要求,有效推动了人员、数据、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二是架构明晰,高标准建设。将队伍建设作为“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根本,坚持“建为用、用为战”的理念,构建起了上下贯通、反应灵敏、权威高效的“1+9+1+N”的“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工作体系,形成了上与市公安局纵向贯通,中与各作战单元横向合成,下与各部门整体联动的组织架构。三是平战结合,高实效运行。实际工作中,采取“平战结合”模式运行,即平时实行分散办公,战时全警进驻合成,敖镇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作为城镇区指挥调度的补充,与情指中心联动配合。
二、完善了快速反应能力,使指挥调度更加高效 。2023年1月,新旧110接处警系统割接,全市实现一体化接警,鄂托克前旗公安局在一体化接处警的总基调上,组建二级接警专班,承担固定电话接派警、110二级接派警、案事件盯办、警情回访、24小时警局问政答复、校园报警系统值守、24小时枪弹库远程值守等职能。通过优化职能职责,使快速反应机制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打造了接处警指挥架构。打造“1+1+1+4+N”的接处警指挥架构,即1名指挥长+1名值班长+1个综合指挥室+4个派出所值班长+N个任务关联警种值班长,实行24小时运转,增强指挥调度效力。二是优化了应急警力配置。组建百人应急处突队1支,武装联勤处突队1支,治安巡逻队5支,布建驻警点14个,科学划定“1、3、5分钟”出警圈33个,形成了点线结合、点面相连的网格化处警格局。三是充实了科技赋能力量。逐步建设完成了城区监控2258路,覆盖了全旗4个镇镇区街道、人口密集场所、城乡结合部、18个嘎查村(社区)主要道路和蒙陕宁边界。联入社会视频监控2424路,补充了乡村道路、陋习曝光、护校安园、物流寄递业和行业场所内部管理的视频盲区。全面实现了全旗城镇区可视化指挥。
三、理顺了“合成协作”关系,使合成作战威力更加凸显。建立了“三个合成”工作机制,推动“被动”合成向“主动”转型。一是建立了合成指挥机制。在合成作战室设置指挥席,明确“谁使用、谁指挥”的原则,由需求部门任副指挥长,情指部门组织相关警种配合,根据勤务等级和需求调度所需部门跟进,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向指挥长汇报。二是建立了合成研判机制。以权限开放、减少审批等举措打破“信息壁垒”,将公安网、互联网、视频专网、网安专网接入合成作战室,实行全警合成研判机制,根据基层一线实战需求,实时组织优势警力开展研判服务,推动情报研判由“单打式”向“合成式”转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以“做实旗局本级、服务全旗大局”为目标,力争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警务革新之路。(强旺文)